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撒摩,外文名:SAMOS,基督教聖經地名。

《聖經[1]》是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共同經典,出於希伯來文kethubhim,意為「文章」,後衍意為「經」;希臘文作graphai,拉丁文作Scripturoe,漢譯作「經」。基督教的《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含亞蘭文)寫成,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一共27卷。《舊約全書》即猶太教的聖經,是基督教承自猶太教[2]的,但《舊約全書》和《希伯來聖經》有所差異,書目的順序也不同。

目錄

簡介

它位於小亞細亞的海岸對面,在以弗所的西南,是愛琴海上較大的島嶼。它曾經是一個重要的海上城邦(maritime state),是愛奧尼亞(Ionian)人聚居的地方。羅馬人把它歸入亞西亞省。到了主前17年,羅馬皇帝亞古士督讓它成為自由城邦。保羅在第三次傳道旅程回航猶大地的時候,曾坐船駛過撒摩與〔小亞細亞〕大陸之間的水道(徒廿15)。

參考文獻

  1. 聖經中最讓人感動的10句話,中國日報網,2007-04-30
  2. 猶太教的起源是什麼,學習啦,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