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神秘乞丐行的千年傳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乞丐 |
![]() |
探秘神秘乞丐行的千年傳奇三百六十行中的乞丐舊時,乞丐在三百六十行里也算一行,而且屬於江湖行當之一,並有其行門字號,稱為「窮家門」,立有窮家門的規矩和行話,載於《窮家論》,代代相傳,有花子頭兒專司其事。[1]
花子頭兒俗稱為「杆兒上的」,官名則稱為「團頭」,世代相傳為業。團頭各有統轄地區。地區以內的乞丐都必須服從他的管理,團頭的威風很大,儼然是官府衙門裡的官吏,小花子們見到他都得恭恭敬敬,規規矩矩。花子如果要到外地去乞討,名為「過碼頭」,一般懂得窮家門規矩的花子都要去拜訪團頭,行見面之禮,名為「拜碼頭」。團頭對他必要盤問《窮家論》,如果答得不錯,就會受到照顧,如果答不上來,就可能不讓他在自己管轄的範圍內乞討。
乞丐也有祖師,丐幫分為「洪、范」兩門,洪門的祖師是明太祖朱元璋,范門的祖師是范丹。但他們本着天下窮人是一家的精神,兩幫不分彼此,並無門戶之見。
「乞丐皇帝」朱元璋
朱洪武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是其年號)。據說,他幼年家貧,沿街乞討為生,只要對誰一叫「老爺、太太」、「大爺、大奶奶」,誰就要倒霉,不是破財便是鬧病。因為他是「真龍天子命的」,對誰尊稱一句,誰都承受不起,而成為一種「罪孽」。日久,人們對此種怪異現象似乎有所察覺,認為他的來歷不凡,遂不讓他稱呼任何人,只要喊一聲「我來了」,就可以進門入座吃飯,趕上誰家吃誰家。這樣,等於群眾主動自覺地把他供養起來了,人們讓他「趕上吃」,稱他為「大花子」,以區別於一般乞丐。由於他善於團結同夥,所以其他乞丐對他也十分尊敬,願意以他為首領。後來,他揭竿起義時,眾乞丐也結成團伙,暗地裡幫了他的大忙。所以,當他取得天下,做了開國皇帝之後,便下旨敕封天下所有的乞丐為「趕上吃」,就是走到哪兒吃哪兒(有諭令天下人見乞必給,不給不成之意)。因「趕」與「杆」諧音,因此,人們都稱要飯的乞丐為「杆兒」上的。
乞丐行的千年傳奇
還有的說,朱元璋做了皇帝後,由於不忘舊情,曾召見與他一起要過飯的張、李二人,欲予高官厚祿為報,張、李不受,執意仍做乞丐來「雲遊四海」。於是朱元璋便賜給他倆每人一根木杆兒,上面掛了黃穗,象徵是皇封的標誌,拿了這根杆兒就是花子頭(團頭),可以統轄所有的乞丐,誰不聽話就可以開打,打傷、打死勿論。所以,後來丐幫又成為張、李兩門。還有人說,乞丐的團頭當初還有「龍鞭」,也是皇帝所賜。不論「杆兒」或「龍鞭」都有一定的顏色、規格和尺寸,載於《窮家論》中。
總之,明代以來,「杆兒」就是乞丐團伙的代稱,「杆兒頭」(團頭)就是乞丐團伙的頭子,掛黃穗兒的木杆兒就是「杆兒頭」身份的信物。
清末,「杆兒頭」在地面上還有一定的「勢力」,平時,他們向各鋪戶收一筆錢,散發給各乞丐,各乞丐就不能到鋪戶強討惡要去了。誰家若是有了紅白喜事,為了在辦事期間不受乞丐們的滋擾,事先必到花子杆兒上送禮,求「杆兒頭」給「保險」。這樣,乞丐們必受到「杆兒頭」的約束,不敢去搗亂,而且「杆兒頭」還得派出幾個人給本家照料門口兒,紅事管給看彩綢,白事管給拿樓庫(燒活)。「杆兒頭」派人的時候,總是要求本家兒多留人,以便多領飯錢。
當年的乞丐還給「施主」立下些「窮規矩」。他們本門的乞丐,上門兒乞討,都是打着大板兒唱蓮花落,大板兒上掛着黃穗子,表示是明代皇帝所封,不給不成,若是給錢時,不能扔在地下,得他擱在大板兒上,若是錯了規矩,他可不答應。
花子拜「杆兒」
「杆兒」是花子頭(團頭)的權力象徵。這根「杆兒」也作為信物傳承下來,誰掌握這根「杆兒」,眾乞丐就聽誰的。新任「杆兒頭」在繼承這一尊位時,必當「禮」字當先,循例舉行一個隆重儀式。屆時,要給祖師爺設位,把「杆兒」供在香案上,擺上供品,在蠟扦底下壓上紙元寶、黃錢、千張等敬神錢糧。然後,新、舊兩任「杆兒頭」即在祖師神位前進行交接,謂之「拜杆兒」。眾乞丐們也必須參加交接儀式,以便日後便於與新「杆頭兒」來往共事。
儀式開始,首先由卸任團頭上香,交杆、接杆兒,兩團頭叩首、禱告,然後眾乞丐們依長幼次序相繼叩首。禮畢,由交「杆兒」的團頭從香案上將「杆兒」高高舉起,站在正面,由接「杆兒」人向其禮拜,拜罷雙手接過木杆兒,是為「授受」之禮。再由接「杆兒」人高擎此杆兒站定正面,由交杆人向其叩首禮拜,名為「辭杆兒」。至此,才告禮成。即由交杆兒團頭將祖師神馬與敬神錢糧一併請來,放在庭院焚化。所有眾丐均向交、接團頭雙方道喜祝賀。舊劇中的《花子拜杆兒》(即《豆汁計》)就有這種儀式的表演,不過將實際情況濃縮得具體而微罷了。
民國以後,北京一辦警察,就把所謂「花子杆兒」給取締了。可是外省各縣還有這宗乞丐的頭目,多半是還叫「團頭」。抗戰勝利後,北平的乞丐又想恢復「杆兒」這種組織,結果鬧哄了半天也沒成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