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挖色鎮

中文名 : 挖色鎮

所屬地區: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市

挖色鎮(古稱魯川)隸屬於雲南省大理自治州大理市,下轄6個村委會、15個自然村、56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21018人(2017年)。

挖色鎮位於洱海東岸,地處大理市中東部,北與雙廊鎮接壤,南臨海東鎮,東與賓川縣雞足山鎮毗鄰,距離雞足山和下關各42公里,北距麗江158公里。

三面環山,一面臨海,西對如屏蒼山而遙望大理古城,東通佛教勝地雞足山而隱窺金頂,自古即為洱海東岸一個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是洱海地區歷史淵源長遠的白族本土文化發源地之一。[1]

目錄

地理環境

由於其所處地理位置獨特,長期以來便是洱海東岸連接周邊地區的水陸交通集散地和集貿中心,其經濟活躍、文化發達、民俗風情濃郁,是洱海區域白族本土文化保存較為完整的地區之一。南北寬約20.4公里,東西寬約5公里。全鎮國土面積106.8平方千米。鎮政府所在地挖色村委會。鎮內地形呈東北高,西南低走向。境內最高點為獅子山,海拔3320.3米,最低點為鎮政府所在地挖色村,海拔1974.6米。

酸箐的雪梨、馬梨,

土壤結構及氣候

土壤結構屬砂壤團粒結構,沖積形成。適宜栽種水稻玉米蔬菜、及烤煙等。挖色鎮屬低緯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最熱月平均氣溫19.5℃,最冷月平均氣溫8.5℃。年降雨量為1100毫米。主要特色產品有大蔥、小蔥、板栗等。現全鎮有一個農業綜合服務站負責全鎮的農業生產指導其中有中級職稱4人、助理職稱17人、技術員1 人。鎮內成立了烤煙生產協會、奶牛生產協會、香蔥生產協會三個協會。挖色鎮武裝部

挖色鎮人民武裝部設專職武裝部長1人,專職武裝幹事1人。黨委、政府每年保障人民武裝工作經費貳萬元。配置辦公室兼民兵營部一間,建成了青年民兵之家,設立了戰備器材庫,配備了指揮設備和器材。數年來,主要完成了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民兵組織建設、民兵軍事訓練、民兵戰備、民兵搶險救災、兵役登記工作、徵兵、預備役登記、國防教育、國防動員等工作。挖色鎮現有民兵總人數為2279人,占總人口比例11%,其中基幹民兵100人、占總人口的0.04%,100人中轉業退伍軍人40人,經過軍事訓練60人;普通民兵2194人,占總人口的10.3%,其中轉業退伍軍人146人,經過軍事訓練181人,連以上幹部22人 。

視頻

挖色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