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報國惟以勝(秋夢悄醉)

報國惟以勝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報國惟以勝中國當代作家秋夢悄醉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報國惟以勝

南京城垣,一三六六至一三八六年建。中華門,明稱聚寶門,有瓮城三,藏兵洞廿七,可騎馬登城,據傳日軍在此攻三天而未克。我今年七月十九日午後登城有些感受(打油詩,非格律詩):

廿年起城瓮,壘洞藏兵鋒。

倭寇揚漢塵,放言午破城。

國恨搵淚痕,殺敵何惜身。

漫言生死易,報國惟以勝。

殘陽染血沉,殘河流屍橫。

殘敵棄屍遁,殘鼓暫歇聲。

城內霓虹閃,城頭箭戟整。

戈枕誰家子,涎流故鄉羹。

世界上只有一種職業一類行為是絕對經不起失敗的,那就是軍人打仗。

你輸了,不僅你自己可能萬劫不復,你身後還可能有千千萬萬的人萬劫不復。

別的職業可以說,大不了我拿命陪,但軍人不可以這麼說。因為你的命,有時候只是你的命,有時候關聯着千千萬萬條生命。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慘敗,丁汝昌自殺謝罪。注意,他自殺是謝罪。為什麼是謝罪?因為他打了敗仗。他一死了之,但此後的中國遭受了萬千痛楚。這當然不能只怪罪於丁汝昌,但與他打敗仗又脫不了干係。

軍人生而為戰,軍人報國惟以勝。

戰死並不一定光榮,勝利才是真正的、最大的光榮。

戰場失敗,於人於國都不可承受。失敗,意味着你沒了討價還價的權力,意味着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意味着你抬不起高貴的頭顱,意味着我們只能溫言軟語求對方。

沒有一個被外族戰敗的將軍被稱為民族英雄,戰場上失去的東西,必將永遠失去,包括生命、財富、尊嚴,沒有憐憫。

說馬革裹屍太容易了,說為國捐軀太容易了。自古艱難惟一死,可也漫言生死易。

死,最難,於個體除死無大事。死,最易,再也不必為難以實現的目標而努力。

取勝是多難的事,你既要戰勝自己,更要戰勝對方。

千千萬萬的將士犧牲,不是為了讓後人紀念,而是為了勝利,為了身後兆萬黎民可以幸福生活。

我們不能看到社會尊崇烈士,就認為犧牲是最大的報國。

我們犧牲是為了勝利,而勝利的犧牲才配紀念、才好紀念、才有紀念。

今天,你騎着高頭大馬,趾高氣揚地來到談判桌前,告訴對方你的原則和底線,並適時拒絕簽字,那是因為,前方贏了。[1]

作者簡介

秋夢悄醉,1978年生於江西九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