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我始終欣喜有一道光在黑夜裡(多多詩歌)

《我始終欣喜有一道光在黑夜裡》是詩人多多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

目錄

作品原文

我始終欣喜有一道光在黑夜裡

在風聲與鐘聲中我等待那道光

在直到中午才醒來的那個早晨

最後的樹葉做夢般地懸着

大量的樹葉進入了冬天

落葉從四面把樹圍攏

樹,從傾斜的城市邊緣集中了四季的風——


誰讓風一直被誤解為迷失的中心

誰讓我堅持傾聽樹重新擋住風的聲音

為迫使風再度成為收穫時節被迫張開的五指

風的陰影從死人手上長出了新葉

指甲被拔出來了,被手。被手中的工具

攥緊,一種酷似人而又被人所唾棄的

像人的陰影,被人走過

是它,驅散了死人臉上最後那道光

卻把砍進樹林的光,磨得越來越亮!


逆着春天的光我走進天亮之前的光里

我認出了那恨我並記住我的唯一的一棵樹

在樹下,在那棵蘋果樹下

我記憶中的桌子綠了

骨頭被翅膀脫離驚醒的五月的光華,向我展開了

我回頭,背上長滿青草

我醒着,而天空已經移動

寫在臉上的死亡進入了字

被習慣於死亡的星辰所照耀

死亡,射進了光

使孤獨的教堂成為測量星光的最後一根柱子

使漏掉的,被剩下。                  


1991

作者簡介

多多(粟世征,1951年-),是朦朧詩派代表詩人之一,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現代詩歌的探索者之一,被公認為當代中國最優秀的抒情詩人,曾獲得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等重要文學獎項,其代表作有《瑪格麗和我的旅行》《手藝》《致太陽》等。[1]

1951年生於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隊,後來調到《農民日報》工作。1972年開始寫詩,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6年獲得北京大學文化節詩歌獎,2000年曾獲首屆安高詩歌獎,2004年回國後被聘為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2010年獲得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2010年被邀請到中國人民大學做駐校詩人。[2]

多多是一個真正的漢語詩人。他的詩歌以精湛的技藝、明晰的洞察力、義無反顧的寫作勇氣,近乎完美地承續了漢語在當代中國的艱難使命。[3]

他將自己對世界和生命的溫情理解,融於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句子的細緻雕刻,並在每一首詩歌的內部構造上,力圖實現他孤寂而堅定的美學抱負。他對漢語尊嚴的忠誠守護,使他的詩歌很早就形成了顯著的個性和風格:意象簡潔,節奏明快,語言準確、銳利而富有張力,對心靈細節有深切的敏感和痛苦的體認,對人類的精神困境有明確的藝術承擔。[4]

他發表的一系列詩作,以及他本人在母語國家的重新出場,照亮了那些美好而令人激動的文學記憶,同時也見證了漢語詩歌永不衰竭的豐富可能性。[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