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成為彼此的光(趙新巧)

成為彼此的光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成為彼此的光》中國當代作家趙新巧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成為彼此的光

我是一名語文老師。同時,還是一名班主任老師。

教育是一場愛的堅持,是一場溫柔的修行,雖然很辛苦,但也很幸福。尤其是班主任,和學生遇見就是緣分。我常常和班裡的孩子說:前生五百次地回眸,才換來今生地擦肩而過。我們國家有十四億人口,可偏偏是我們幾十人相遇相逢,成為了師生、同學。那麼你們想,我們上輩子得是回眸了多少億次,才會有今天的緣分啊!孩子們聽了這些話後,眼睛裡都會放光,眼神也會變得異常溫柔,若是這個時候和他們說些什麼,他們也更容易聽得進去。

正所謂「三分教學,七分管理」,教育離不開管理,管理是一門科學。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我認為一要有「派」,二要有「愛」,三要有「心」。

所謂的有「派」,就是指有派頭。當然,這裡的有「派」並不是擺架子,而是說要有氣場。當學生看到我們的時候,要感覺被我們的氣場牽制和吸引,要讓學生服服帖帖,我覺得是先敬後畏。當然,要做一個有「派」的老師,我們首先應當嚴於律己、言出必行。比如我們班的小組積分制,先是和學生定下規矩,表現好的加分,表現差的扣分,每個大周進行總分,前三名的小組獲得零食獎勵,後三名的小組進行跳舞懲罰,並且獲得第一名小組的四位同學還會獲得一桶酸辣粉或米線。我們班是一個小組榮譽感很強的班級,而且孩子們也愛吃,所以這個獎懲措施他們很受用。當哪個小組加分的時候,四個人歡呼雀躍,當哪個小組扣分的時候,全組死氣沉沉,那憤怒的眼神足以讓那個被扣分的同學羞愧難當。這也無形之中增強了他們之間的良性競爭和團結協作。孩子們對分值看得很重要,我也會言出必行。自從設立小組積分以來,每次放假的前一晚,我都會發放獎勵,讓他們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笑的笑,該哭的哭,為的就是讓孩子們知道:你平日的行為決定了你後期的結果。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學生只有尊重、信服自己的老師,才會聽從老師的管教。我們是寄宿制學校,孩子們十多天遠離父母,也着實讓人心疼。所以,在學校若不是犯了原則性錯誤,我都會寵溺地拍他兩下或說他幾句。但若真是犯了嚴重錯誤,我也絕不輕饒,並且會大說特說。記得那是一次晚自習放學後,送男生去宿舍,在上到三樓的時候,有兩個男生動手動腳、打來打去,正好被我看見,抓個正着。在到了宿舍以後,我把他倆叫到一邊,每個人狠狠地瞪了兩眼。「在老師每天都在強調安全情況下,你倆竟敢在上樓梯的時候打鬧!摔下去怎麼辦?碰倒同學怎麼辦?發生了踩踏事故怎麼辦?你負得起責任嗎?你父母付得起責任嗎?」在我的連續追問下,兩個人也承認了錯誤,保證以後不再打鬧。但光口頭上承諾不行,得落實到書面上,把這種行為所產生的後果進行深刻反思,並且不能少於五百字。就在宿舍,兩個人哭着寫着,其他人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敢吱聲。到了第二天,在語文課上,我用了二十分鐘時間開了班會,並讓他倆在講台上宣讀了他們的文筆。殺雞儆猴,就是要告訴孩子,安全問題大於天,誰也不能觸犯。

一個有「派」的老師,必定是一個嚴厲的老師。但我們的嚴厲也是因事而嚴,因人而嚴。更多的時候,我們要有「愛」,用愛心感化學生,溫暖學生。記得有一次大課間,全班學生在操場上練習匍匐前進,當時練得比較起勁兒,回到教室後,大部分學生的膝蓋上都出現了擦傷。我先是表揚了大家這種不怕吃苦的精神,然後告訴他們腿上的傷不用怕,因為有老師在。後來我讓大家把膝蓋露出來,我拿着棉簽和碘伏蹲在地上,一個一個給它們消毒。聽得出來,孩子們當時的那句「謝謝老師」是發自肺腑的,是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愛的。

熱愛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其實對於我來講,我是比較偏愛女生的。對於女生我從不對她們說狠話,因為我覺得女生的心思更加細膩,更容易有情緒波動。比如說關於頭髮的問題,女孩子愛美,大多都留着長頭髮,前面的劉海比較長,有的都遮住了半張臉。在幾次說教無效後,我就自己買了一盒小卡子,把頭髮不合格的女生叫過來,然後溫柔地幫她梳理頭髮,卡上卡子,最後還會說上一句:「瞧,這樣多好看。」這樣冷靜的處理方式,我覺得比以往地說教 效果要好得多。現在我們班的小女生幾乎人人頭上都卡着小卡子。

有句話說的是:班主任都是全能的,上得了課堂,跑得了操場,批得了作業,寫得了文章,查得了案件,打得過囂張。雖然這只是調侃的話,但也確實是,當了班主任,練就了我們的三頭六臂,練就了我們的耳聽八方,練就了我們要有「心」。身為小學階段的最高年級,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讓學生高效地學習,為此我絞盡腦汁。在期中考試前夕,為了激發學生的鬥志,我鼓勵學生向比他成績好的同學發起挑戰。在讓他們經過深思熟慮、確定要挑戰的人以後,我製作了挑戰書,並讓他們在上面鄭重地簽了名,並且向被挑戰者有氣勢地宣讀了挑戰書。儀式感滿滿的,鬥志也滿滿的,我又再加了把火:宣布只要挑戰成功的同學,發獎狀、獎零食,上光榮榜。努力與收穫都是成正比的,期中考試後,有二十四名同學挑戰成功,成為了挑戰勇士。我也言出必行,進行了雙重獎勵。

除此之外,在平時的學習中,為了激勵學生,我在網上買了五百張張寄語小貼片,上面有各種勵志、鼓勵的話語。我和孩子們約定,只要是學習有進步者或是表現良好者,都可以到老師這裡挑一張自己喜歡的貼片。當你的貼片集夠五張時,就可以和老師拍張照片作為獎勵。這個措施一經提出,立刻引起學生的極大熱情,他們你追我趕,都想儘快集齊五張貼片。在我和第一位集夠貼片的同學拍了照片以後,我在班裡的白板上展示了出來,同學們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學習的熱情也更加高漲了嗎。

我是一個平凡的人,是億萬公眾中最普通的一員。可就是因為我的職業是老師,我當了班主任,我覺得我活成了明星的模樣。在孩子心中,我成了他們想要追捧的、想要一起合照的明星。我很欣慰,也很驕傲,同時也很感動。

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班主任工作是一份值得我們用心經營的崇高事業,也是一場不斷完善的自我修行。在這場修行之中,師生一場,我祈願能和孩子成為彼此的光。[1]

作者簡介

趙新巧,莘縣翰林學校小學部一名普通的班主任老師,願用半截粉筆,勾勒人生春秋;願用滴滴汗水,澆灌桃李千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