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戎瑞霞
出生 1915年
國籍 中國 長沙
知名於 南京大屠殺親歷者

戎瑞霞,南京大屠殺親歷者

目錄

人物

戎瑞霞,南京大屠殺親歷者。曾是長沙年紀最大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1937年12月,日寇攻陷南京,懷孕的她和家人在地窖中躲過屠殺。

長沙是戎瑞霞的第二故鄉。1947年,她隨丈夫到湖南定居,膝下3女。

2016年11月27日凌晨,長沙市雨花區社會福利中心五樓護理房裡,戎瑞霞在她101歲生日的這天凌晨過世了。

2014年12月10日,長沙市雨花區社會福利中心,戎瑞霞回憶起往事,鼻翼輕顫。[1]


日寇的鐵蹄蹬碎城門時,狼煙四起,恐懼如狂風般向她襲來。

「怕!怎麼不怕?他們一來,我們都要躲起來。」老人的門牙早已脫落,回憶往事情緒激動時,她的眉毛擰成一團,舌尖在微張的嘴裡抖動,許久才說出話來。

「好多鄰居都被殺咯!我哥也差點被殺了。」即便77年過去,她昔日的疼痛仿佛仍未癒合。


百歲生日時,戎瑞霞老人(右二)和她的三個女兒合影。 趙持 攝

家庭離散

白髮,皺紋,背微駝,老人對故鄉南京的回憶,在煙霧中開始。

12月10日,長沙市雨花區社會福利中心,戎瑞霞並未和平日一樣上桌打麻將。簡單整潔的小房間裡,她邁着緩慢卻沉穩的步子,打開抽屜,拿出一根煙,點上。

「都說我能活這麼大歲數很好。哪裡好?經過這麼多事,我就想隨老公一起走了。」她深吸一口,煙霧升起,往事開閘。

戎瑞霞出生於南京貧苦人家,家中姐妹三人,她排第二,「姐姐嫁到了安徽,我嫁在本地,妹妹嫁得離我夫家不遠。」

1937年,日寇攻入南京。那年戎瑞霞22歲,和丈夫結婚4年,肚裡正懷着第一個孩子,住在新街口程閣老巷。

戎瑞霞說,父親叫「戎正聲」(音),畢業於黃埔軍校。

「當時,聽說日本人進城了就要殺光全城的人,尤其是殺男人,好多人都搬走了,我老公也走了。」戎瑞霞回憶,當時丈夫是司機,為公家開車。日軍攻入南京前,「公家人」撤至湖南,丈夫也一併撤退入湘。

「公家的人也要我一起走,但家裡一屋子人要照顧,有我老公的奶奶、老母親、哥嫂,也有侄兒、侄女,我還懷着毛毛,走不得。」戎瑞霞被迫和丈夫分開。

離散的不僅是戎瑞霞一家。當時,路上的行人都步履匆忙,城北的居民往城南搬,城裡的往鄉下搬,或索性全家遷往外省。日本人攻入南京城後進行大屠殺的那段時間,戎瑞霞和自家姐妹失去了聯繫。

這場分別,直到十年之後才在湖南重逢。

黑暗地窖

「那時,很多人說日本人進城了就會殺人屠城,我們都要想辦法躲起來。」日軍攻進城前,戎瑞霞和家人就已藏身在自家的地窖里。

戎瑞霞回憶,上個世紀初,南京居民的住房底下一般都有一個地窖,大概1米多高,用來儲存雜物。「人在裡面是不能站起來的,但可以坐着,也能爬。」

地窖很黑,也很潮濕。為不被日本人發現,地窖的出口處被戎瑞霞家人用爛簸箕、稻草等破爛的東西掩飾起來。戎瑞霞回憶,為了保命,那時全家人白天都在地窖里或坐或躺,除了必要的對話外,通常保持沉默。「肚子餓了,我老公的娭毑就會一個人爬上去做飯,做好後我們再爬上房去吃。」

一般情況下,家人們並不會安安心心地吃上一頓飯,「總要聽着街上的動靜,一有聲音,馬上放下碗筷進到地窖里。」

百歲生日時,戎瑞霞老人(右二)和她的三個女兒合影。 趙持 攝

日本人進城,大屠殺隨之開始。

那段日子,戎瑞霞和家人也一直躲在地窖里,不敢上街。等天黑了,才爬上房間睡覺,「蠟燭都不敢點」 。

地窖並不安全,驚險時常發生。一天,幾個日本人走進戎瑞霞家中,沒發現人影。

「他們也曉得我們都有地窖,所以只要看到地板上有洞,就用槍上的刺刀刺進去。」戎瑞霞和家人聽見腳步聲,嚇得縮成一團,大氣都不敢出。隨之而來的是刺刀的一通亂刺。她拖着日益沉重的身子,和家人一起四處亂爬,躲避刺刀。

「身體不方便也沒得辦法,得活命。」幸運的是,刺刀並未刺傷人,戎瑞霞和家人躲過一劫。聽着漸行漸遠的腳步聲,戎瑞霞狠勁地吸了幾口氣。

摸繭殺人

戎瑞霞曾天天祈禱「鬼子進城」只是傳言。不久後,炮彈聲漸近,噩夢降臨。1937年12月,日本人拿着刺槍進了城

「日本人把人抓去,看手上有沒有老繭,有就是抓過槍的;看腦殼上有沒有箍印,有就是戴過軍帽的,殺了好多人喲。」 戎瑞霞回憶。她丈夫的哥哥也差點死在日本人的刺刀下。

「他們把大哥抓去,摸他的手,說有老繭,就說他當過兵,要殺他。」戎瑞霞回憶,娭毑不斷給日本人磕頭, 「腦殼都磕出血了,才把人救下。」

但很多人因繭被殺。「鄰居也被殺了,多得很。」戎瑞霞不去看,也不敢去看。但「又有人被殺了」的消息,常傳入耳朵。

即便藏在地窖的時日多,戎瑞霞也難免需要上街。以往,她都會精心打扮一番,「抹胭脂,塗些口紅,穿件漂亮襖子,這是過去時興的打扮。」

日本人來後,戎瑞霞出門都不敢打扮,總低着頭,走得飛快,不在外多停留。

戎瑞霞的小女兒汪珍珠曾多次聽母親提及當時的場景。「那時日本人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女的一般要裝成男人,要麼把頭髮剪短,要麼盤起來塞進帽子裡,臉上抹些鍋灰,襖子穿大一點,不讓日本人發現她們是『花姑娘』。」

磕頭保命

大屠殺後幾個月,日本人開始「安民」。

為生計,戎瑞霞家人在自家門前支起一個小煙攤,賣些香煙、白砂糖等物品。

日本人卻不斷上門。「他們什麼都不管,用槍托子一把將煙攤子掀翻,又把家裡看上眼的東西都拿走,『哐哐哐』,不要的都砸碎,看不慣就打人。」眼瞅着情形越來越不對頭,戎瑞霞和家人哆嗦着身子,跪下來磕頭,才能保住命。

隨後,日本人在南京開辦了一家被服廠,戎瑞霞生下大女兒後,被迫到被服廠工作,「一個月領30斤糧。」

再過了八九年,戎瑞霞和大女兒被丈夫接到湖南一起生活。她一直懷念着南京昔日的熱鬧和繁榮,「新街口熱鬧得很,各種大戲園子,好多人在賣東西。」她微撅起嘴巴,眼裡透出一股子光彩,「幾十年了,不曉得那裡是什麼光景咯。」

戎瑞霞的外孫女曾留學日本,這曾激怒老人,她一度不同意外孫女出行。「她受過日本人的苦,自然不願意孫女去留學。」汪珍珠解釋。

「說真的,有些恨,人是無法放下的。」戎瑞霞搖了搖頭,此後,再不言語。

 
戎瑞霞 [1]

李自健的油畫《憶》

101歲生日當天離世

在史海中浮沉了整整一個世紀後,長沙年紀最大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戎瑞霞,2016年11月27日,在她101歲生日的這天凌晨過世了。與百歲生日時盛大的宴會相比,老人的辭別簡單又寧靜,宛如貫穿她一生的處世風格。

2016年9月中旬,戎瑞霞摔了一跤後被趕來的子女送往醫院,隨後身體一天一天惡化。

2016年11月27日凌晨4點,還沒等到每隔一個小時就會響的鬧鐘提醒,躺在母親一旁的汪珠珍自己醒了過來。她一手捏緊母親,一邊將臉貼近母親感受體溫的變化,這時,她發現母親眼睛微張了一些,心裡咯噔吃了一驚。凌晨5點,痛卻沒有吭一聲、只會對護理人員說「謝謝」的戎瑞霞,安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2016年11月29日中午,從殯儀館接回母親的骨灰後,一家人聚圍成兩桌談起工作聊到生活,再論到這位世紀老人「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兵荒馬亂的歲月在菜餚蒸騰的熱氣中漸漸消逝。

李自健:將您入畫,取名為「憶」

2014年12月13日下午,在長沙市雨花區社會福利中心二樓的小住房內,李自健緊緊握住了戎瑞霞乾枯的手。

李自健生於邵陽,著名旅美畫家,油畫《1937·南京大屠殺》的作者。已是花甲之年的他,一頭向右撥的齊頸亂髮,身着深麻色呢子上衣和深色西褲,給人不羈卻又整齊的錯亂感。

戎瑞霞是南京大屠殺親歷者,土生土長的南京人,77年前日軍攻陷南京時,她就住在南京市內最繁華的新街口附近,親歷了那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戎瑞霞 [2]

2014年12月13日,李自健看望戎瑞霞,為她展示之前的「祖母系列」畫作。李健 攝

「老祖母」肖像

「我應該買一束花來。」李自健大包小包地提着自己的作品和慰問品看望老人。然而行程匆忙,忘了買花,一臉遺憾顯在臉上。

很久前,李自健就想畫一幅南京大屠殺親歷者的肖像。這次見到戎瑞霞,他難掩興奮激動的情緒,大聲地說:「我終於找到您了!」

當年畫完《1937·南京大屠殺》巨幅油畫之後,他繼續創作了不同系列的油畫,其中「祖母系列」是李自健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我畫了七位飽經滄桑、慈祥善良的老母親形象,希望人們感受到一個古老民族生生不息、歷久彌堅的精神內涵。」然而,李自健透露,「祖母系列」中最重要的畫像一直缺位——他希望是一位有南京大屠殺記憶的老人,「有厚重感和歷史感的老祖母。」李自健說。

幾年來,李自健一直在尋找這樣一位老人,卻事與願違。2014年12月12日,他看到《一位長沙老人的大屠殺親歷記憶》的報道後,難抑興奮之情:「老祖母」找到了!

「看到報道,衝擊感迎面而來,戎瑞霞的蒼顏白髮、爬滿皺紋的臉,都是時代印跡。沒想到在我們湖南竟然還有一個99歲高齡的南京大屠殺的親歷者,非常珍貴難得!我必須得去看望她。」李自健說。


看望戎瑞霞的回程途中,李自健迫不及待地翻看相機上為她拍攝的影像。照片中的戎瑞霞托腮凝思,仿佛穿透時光,眼裡裝着77年的歷史滄桑。

「中國近代史經歷了多少磨難,她的淳樸和善良,中國人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精神,就藏在這張容貌里。」李自健稱讚。

在李自健眼裡,戎瑞霞是「歷史的活化石」。在徵詢戎瑞霞及其家人的同意後,李自健決定將她作為「祖母系列」中最重要畫像的人物原型入畫。

1994年至2012年,李自健根據每位入畫祖母不同的故事和動作,相繼以「韌」、「慈」、「盈」、「風」、「依」、「遙」、「祈」等七字,作為七幅「祖母系列」油畫的名字。戎瑞霞的畫像,他初步定名為「憶」,「既是因為老太太的神態像是追憶往事,也希望人類能夠永遠記得這一慘烈的歷史悲劇。」

「有時晚上畫着畫着,想起當年中國人遭受過的苦難,心痛得流淚。」2015年9月1日,在中國美術館,湖南籍知名旅美畫家李自健向記者介紹了他創作第三幅《南京大屠殺》時的感受。

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的「鑄魂鑒史 珍愛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美術作品展上,湘籍旅美畫家李自健的油畫《南京大屠殺》頗受關注。長沙晚報特派記者石禎專 聶映榮 攝影報道

李自健的《南京大屠殺》,以油畫的形式展現了1937年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暴行,畫面主體是堆積成山的死屍,左側有兩個日本軍官驕橫地站立着,其中一個正獰笑着擦拭沾滿鮮血的戰刀。在屍體的上面,一個孩子正趴在慘死的母親身上哭喊着,旁邊還有被殺死的老人、孕婦。

 
戎瑞霞 [3]

李自健的油畫《憶》

1991年,李自健在美國創作了《南京大屠殺》的第一稿,並先後在30餘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很多外國人因為這幅畫,知道了南京大屠殺這回事,知道了中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所受的苦難。2000年,該畫作被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永久收藏,後來創作的第二稿則被國家博物館收藏。[2]


「年過60歲之後,我突然覺得有一種葉落要歸根的感覺。」2014年,李自健回到家鄉湖南,在湘江邊的洋湖濕地公園籌備美術館。李自健決定再次重畫《南京大屠殺》這幅代表作,並在前兩稿的基礎上,加大了畫幅,豐富了細節。從2014年2月開始創作,一直到2015年8月18日得以完成,整幅畫寬3.15米,長4.45米。


視頻

南京大屠殺真實影像,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珍貴影像:南京大屠殺高清現場畫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