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愚公之谷的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愚公之谷

來自網絡的圖片

愚公之谷的故事管仲得到鮑叔牙推薦,擔任國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關於管仲和齊桓公流傳着很多故事,不少都是諷諫,是非常有道理的,愚公之谷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愚公之谷的故事,以及故事揭示的道理。[1]

原文:

齊桓公出獵,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見一老公而問之,曰:「是為何谷?」對曰:「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對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視公之儀狀, 非愚人也,何為以公名?」對曰:「臣請陳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賣之而買駒。少年曰:『牛不能生馬。』遂持駒去。傍鄰聞之,以臣為愚,故名此谷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誠愚矣!夫何為而與之。」桓公遂歸。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過也。使堯在上,咎繇為理,安有取人之駒者乎?若有見暴如是叟者,又必不與也。公知獄訟之不正,故與之耳,請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記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賢佐也。猶有以智為愚者也,況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譯文:

齊桓公出外打獵,因追趕野鹿而跑進一個山谷時。看見一老人,就問他說:「這叫做什麼山谷?」老人家回答說:「叫做愚公山谷。」桓公說:「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他回答說:「用臣下的名字做它的名字。」桓公說:「今天我看你的儀表舉止,不像個愚笨的人,老人家為什麼起這樣一個名字呢?」老人家回答說:「請允許臣下一一說來。我原來畜養了一頭母牛,生下一頭小牛,長大了,賣掉小牛而買來小馬。一個少年說:『牛不能生馬。』就把小馬牽走了。

附近的鄰居聽說了這件事,認為我很傻,所以就把這個山谷叫做愚公之谷。」桓公說:「您確實夠傻的!您為什麼把小馬給他呢!」桓公就回宮了。第二天上朝,桓公把這件事告訴了管仲。管仲整了整衣服,向齊桓公拜了兩拜,說:「這是我的愚笨。假使唐堯為國君,咎繇為法官,怎麼會有強取別人小馬的人呢?如果有人像這位老人一樣被欺凌,也必定不給的。那位老人知道監獄斷案不公正,所以只好把小馬給了那位少年。請讓我下去修明政治吧。」孔子說:「弟子們記住這件事,桓公是霸主;管仲是賢明的宰相。他們尚且有把聰明當作愚蠢的情況,更何況那些不如桓公和管仲的人呢!」

愚公之谷》是出自《說苑·政理》的寓言,旨在勸誡治政者應善於聽取老百姓的意見,治理好國家。一位聰明的老人故意假託解釋地名,講了一個傻得荒唐的寓言故事,意在諷刺齊國司法的廢亂。然而齊桓公信以為真,把寓言當成了真實的事情,沒有參透老人的真正目的。名相管仲理解並接受了老人的諷諫,改進治理,下大氣力解決司法公正問題。顯然,作者的用意在勸誡治政者應善於聽取老百姓的意見,治理好國家。[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