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惡願害人,得佛調化

勝光國王手下一位大臣惡願害人,世尊除其怖畏令其奉行十善法,皈依受持戒律,諸根調伏,故今在教法下得到解脫。

目錄

惡願害人,得佛調化

  一時,佛在舍衛城。勝光國王手下一位大臣因觸犯重罪而被沒收全部家產關進監獄。他在獄中無衣無食,饑寒而死,臨終時發了一個惡願:願下一世變成一個惡劣夜叉報復舍衛城的人。以其願力成熟轉生為一個大夜叉,一相士觀出是以前發惡願大臣的轉世。勝光國王得知後也一籌莫展,終於想到只有祈求世尊調伏,即去世尊前恭敬頂禮合掌祈求:「世尊,您以前降伏了很多惡鬼惡龍,現在舍衛城有惡劣夜叉,據說是以前重罪大臣發了惡願死後所轉生,損害了很多人,祈請世尊慈悲調伏。」世尊默許,勝光國王恭敬頂禮後返回王宮。

  一日世尊顯示神變令惡劣夜叉所住之地遍滿熾燃火焰,唯世尊周圍無火清涼,夜叉惶恐不安,跑到世尊前求助。世尊告曰:「你以前造了很大惡業才被勝光國王關進監獄,現在仍是損害眾生,死後去向何方?生於何處?」夜叉聞言,痛悔不已:「是的,世尊,以前我確實造了深重的惡業,今後一定聽從世尊囑咐,依教奉行。」世尊告曰:「你以後一定要斷除惡業。」夜叉在世尊的教法下皈依受戒,發願保護所有舍衛城的人。

  諸比丘讚嘆:「世尊降伏了夜叉,使舍衛城的人都得到無畏解脫!」世尊曰:「不僅是現在,以前也有如是因緣。昔梵施國王執政時印度鹿野苑有一條惡龍害死城中很多人。梵施國王知道後立即下令召集四大軍隊剿除惡龍。眾人在國王前請求:『請陛下三思,我們是否有能力降伏?想必只有找到靈驗的咒語、妙藥或者有能力的沙門婆羅門才有辦法降伏惡龍。』鹿野苑一下等種姓的童子以大慈悲心觀照每一位眾生,見眾人遭受惡龍危害卻又束手無策,非常可憐,他生起悲心決定調伏惡龍。他通告全國並安慰人們:『你們不要着急,不要為難,我可以調伏惡龍。』他的父母涕淚相勸,童子說:『我已披上大慈大悲的鎧甲,不會遭受違緣。』他到惡龍住地,惡龍一見有人便張牙舞爪猛撲過去,童子入大慈悲定,觀大慈悲心,即令惡龍的嗔心立即消失,然後把它送到荒無人煙的地方。梵施國王問童子有何要求,童子說:『您和您的臣民們都奉行十善是我唯一的要求。』梵施國王對他重賞之後自己奉行十善,並令手下臣民如是隨行。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童子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惡龍就是現在的這個夜叉。以前它害人時被我調伏,現在亦復如是。昔眾人遭受危害時,我除其怖畏令其奉行十善法,今亦如是。復於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他們皈依受持戒律,諸根調伏,故今在我教法下得到解脫。」[1]

信仰佛教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勸人要『少欲知足』,並沒有要人逃避責任。佛教要人『鐵肩擔道義』,不能做獨善其身的『自了漢』,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就是最好的說明。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如此,『各人自掃門前雪。』的自私心理將不復存在,人人急公好義,古道熱腸,『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就是一個充滿着愛與同情,公理與正義的人間了。

佛教勸人知足常樂,要學習禪定,樂觀進取,心情自然平靜,不生煩惱。(舉例說明:一般人像三歲小孩,丟了一塊糖就焦急、哭泣,而佛教徒像懂事的大人,不會為此而煩惱,這是觀念、智慧、境界的不同。

因此我說信仰佛教,可以得到真正的快樂。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