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懷璧其罪
huái bì qí zuì

出 處 :《春秋左傳-桓公十年》

體 裁成語

釋 義 :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嫉妒和迫害

懷璧其罪,此成語出自《春秋左傳-桓公十年》。原指財能致禍,後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嫉妒和迫害。常用作謂語、定語。

目錄

成語資料

【釋義】懷:懷藏。身藏璧玉,因此獲罪。原指財能致禍。後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嫉妒和迫害。

【用法】作謂語、定語;比喻有才能而遭嫉妒、迫害。

【英文】an innocent man gets into trouble because of his wealth

【年代】古代

【燈謎】藏寶罪

【歇後語】匹夫無罪

【近義詞】懷璧之罪

【相反詞】任賢使能

【押韻詞】托物連類、缺心少肺、臥榻豈容鼾睡、遊戲三昧、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私恩小惠、楛耕傷稼,楛耘失歲、知希之貴、漢皋解佩、如芒在背

成語出處

《春秋左傳-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獻。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賈害也?'乃獻之。又求其寶劍。叔曰:'是無厭也。無厭,將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成語故事

當初,虞叔有塊寶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沒有給他,然後,虞叔為此而感到後悔,說:"周朝的時候有句諺語說:'一個人本來沒有罪,卻因為擁有寶玉而獲罪。'"於是就把寶玉獻給了虞公。可是,虞公又來索要虞叔的寶劍,虞叔說:"這實在是貪得無厭。如此貪得無厭,將會給我帶來殺身之禍。"於是就發兵攻打虞公。所以,虞公出奔到共池那個地方去了。在這段故事中,虞叔最初因為擁有寶玉招來貪得無厭之人的覬覦,這也是後續一連串事端的根由。

成語示例

修貢之餘遠爭寄,懷璧其罪渠敢當。 宋·張擴《謝人惠團茶》詩

視頻

秦時明月:懷璧其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