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懷古人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懷故人》是南朝齊詩人謝朓創作的五言詩,這首詩描述了詩人身在遠地對朋友的思念之情。該詩從新春佳景起興,款款道出懷念之情,後面以清風月夜作結,美好的懷想在清麗的夜色映襯下,格外顯得動人。

懷故人

芳洲有杜若①,可以贈佳期②。

望望忽超遠③,何由見所思?

我行未千里,山川已間之。

離居方歲月,故人不在茲。

清風動簾夜,孤月照窗時④。

安得同攜手,酌酒賦新詩。

註解

①該句化用《楚辭》:"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湘君》)。

②該句化用《楚辭》:"登白苹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湘夫人》)。

③該句化用《楚辭》:"平原忽兮路超遠'(《國殤》)。

④該句化用"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古詩》)。

作品鑑賞

這詩是寫身在遠地思念朋友,由芳洲杜若起興。"芳洲有杜若,可以贈佳期。""杜若",一種香草,古人常採集來贈送親愛者以表達感情。作者看到芳洲上的杜若,對友人的思念油然而生,想到要採集一束在會面的時候送給他。采的是香草,面對的是芳洲,想的是佳期,這把思念之情襯托得十分美好。"望望忽超遠,何由見所思?""忽",渺茫的樣子。"超遠",遙遠。他盼望着會面,但一望渺茫,見不到朋友。"望望"的重疊,"何由"的自問,見出其心情的迫切。"我行未千里,山川已間之。"這兩句意思說:我外出並不是很遠,而山川已阻隔了我們。這裡是怨山川。應當說"未千里"雖不是很遙遠但也並不算近,山川間之自是固然,這裡的怨並無道理,但就是這種無理之怨才表達了心情的真實,大凡人們愁悶無以開解時,總會出現這種情態。"離居方歲月,故人不在茲。""歲月"這裡正當正月,正如"歲朝"指新年第一天一樣。這兩句是說:我離居在這裡正是春天來臨之時,而故人卻不在這裡。這表現了一種遺憾的心情。遺憾的原因是:春天芳華無人共賞,采杜若無由贈送。這回應了前面所寫。下面更提煉了兩種情境以表現這種遺憾:"清風動簾夜,孤月照窗時。"這好比電影中的"空鏡頭",映現了他的心境:習習清風,朗朗月色,在這美好時光離居,倍叫人感到欠缺;而風動簾影、孤月臨窗,更是撩撥人的心緒。"安得同攜手,酌酒賦新詩。"這寫他的想望,用"安得"(怎麼能夠)點出,攜手共處、酌酒、賦詩,才能滿足此時的心愿。而這又是幾件美好的情事,它們之間有遞互補充的關係,內容很是豐富;若只滿足前一件或前二件,還顯得一般化,滿足了第三件,這就符合了自己的身分,在他說來就是更高的樂事了,"詩"前加個"新"字,似有這種意味在。由最後兩句看,此詩的"懷故人",或許就是"竟陵八友"中的詩友。自皇室內訌,竟陵王蕭子良去世,當初的詩友一時星散,謝朓對他們的懷念每每形之於篇詠。

詩從新春佳景起興,款款道出懷念之情,每個句子都是那麼順妥而富於情意。後面以清風月夜作結,美好的懷想在清麗的夜色映襯下,格外顯得動人。後面四句對典型情境的概括是有創造性的,每為後人仿效,杜甫的《春日憶李白》後四句就是:"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還有一點須指出,此詩前幅多次化用《楚辭》及別的描寫戀情的語句。不考慮這種情況,讀者自能披文入情,不妨礙欣賞;若知其底細,閱讀時也許能多產生一些聯想,多獲得一些審美愉悅。用典如同己出,從詩法角度來說,也是值得稱道的。

名家點評

方東樹評此詩曰"一往清綺"(《昭昧詹言》),大概是說它情景寫得好,表達又顯得流利自然。

作者簡介

謝朓(464~499),南朝齊詩人。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據為謝安之兄,父緯,官散騎侍郎。母為宋文帝之女長城公主。謝朓家世既貴,少又好學,為南齊藩王所重。初為太尉豫章王蕭嶷行參軍,遷隨王蕭子隆東中郎府,轉王儉衛軍東閣祭酒,後為隨王鎮西功曹,轉文學。永明九年(491),隨王為荊州刺史,"親府州事",謝朓也跟着到了荊州,"以文才尤被賞愛"。後調還京都,任新安王中軍記室,兼尚書殿中郎,又為驃騎諮議,領記室,掌霸府文筆,又掌中書詔誥。建武二年(495)出為宣城太守,後遷尚書吏部郎。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蕭遙光謀奪帝位,謝朓不預其謀,反遭誣陷,下獄而死。謝朓青年時代即以文學知名,曾參與竟陵王蕭子良西邸的文學活動,是"竟陵八友"之一。謝朓詩歌創作的主要成就是發展了山水詩。《隋書·經籍志》有《謝朓集》12卷,《謝朓逸集》1卷,均佚。明人收集遺佚,重為編定,刻本甚多。通行本有《四部叢刊》影明抄本。今人郝立權有《謝宣城詩注》。[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