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憶江南·銜泥燕 牛嶠

憶江南·銜泥燕
圖片來自大眾網

憶江南·銜泥燕是一首借物詠懷詞。此詞前兩句描畫燕子銜泥築巢的情景;第三句寫它終於選中了一處安穩的地方;後兩句把燕子與「主人」的關係寫得親密無間,此處借物喻情,女子看到結伴而飛的燕子不禁感悟傷神,她哀嘆自己形單影隻,無人憐愛,羨慕梁間燕子的美好煙緣

目錄

原文

牛嶠〔唐代〕

銜泥燕,飛到畫堂前。占得杏梁安穩處,體輕唯有主人憐,堪羨好因緣

譯文

銜着泥土的燕子,飛到裝飾華麗的大堂前,占據着梁間安穩的地方,體態輕盈只有主人伶愛,好姻緣可堪羨慕。

鑑賞

  這首詞借物詠懷,表達了女主人公對美滿愛情的追求。

  暮春三月,繁花盛開,草木蔥蘢,一雙燕子飛去飛回,匆匆忙忙的銜泥築巢。它們將巢安安穩穩的築在房屋的杏梁之上,終成就了美好的煙緣。而獨處於閨中的女子勒?她看到了築巢的燕子,它們雙宿雙飛的恩愛情態多麼令她羨慕。

  「銜泥燕,飛到畫堂前。占得杏梁安穩處,」這三句寫燕子築巢,以動態詠物。「銜」、「飛」、「占」三個動作,便將燕子築巢的全過程完整的寫了出來,一氣呵成。

  「體輕唯有主人憐,堪羨好因緣。」這兩句寫閨中思婦的感嘆。這首詠物詞並非止於對燕子的描寫,而是借物喻情,由燕及人。女主人公看到結伴而飛的燕子不禁感悟傷神她哀嘆自己形單影隻,無人憐愛,羨慕梁間燕子的美好煙緣。

  這首小令僅僅二十七個字,卻寫得形神兼備,深隱含蓄,極富情致。語言通俗,感情真摯,帶有濃郁的民間風味。

創作背景

  乾符五年中進士,中進士兩年後黃巢起義攻破長安,在光啟二年(公元886年)為避襄王李媼之亂,先流落吳越,後寄寓巴蜀,過着渡口楊花,狂雪任風吹般的飄蕩生活,這首詞正是那時所作。

簡析

  《憶江南·銜泥燕》是一首借物詠懷詞。此詞前兩句描畫燕子銜泥築巢的情景;第三句寫它終於選中了一處安穩的地方;後兩句把燕子與「主人」的關係寫得親密無間,此處借物喻情,女子看到結伴而飛的燕子不禁感悟傷神,她哀嘆自己形單影隻,無人憐愛,羨慕梁間燕子的美好煙緣。全詞形神兼備,深隱含蓄,極富情致,帶有濃郁的民間風味。

牛嶠

牛嶠,字松卿(約公元890年前後在世),一字延峰,隴西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大順初前後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進士及第。歷官拾遺,補尚書郎,後人又稱「牛給事」。以詞著名,詞格類溫庭筠。原有歌詩集三卷,今存詞三十三首,(見《花間集》)詩六首。[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