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欽鐵角蕨

德欽鐵角蕨,鐵角蕨科、鐵角蕨屬蕨類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雲南等地。
- 中文學名 德欽鐵角蕨
- 拉丁學名 Asplenium deqenense Ching
- 界 植物界
- 門 蕨類植物門
- 亞 門 真蕨亞門
- 目 水龍骨目
- 科 鐵角蕨科
- 屬 鐵角蕨屬
- 種 德欽鐵角蕨
- 中國植物志 4(2):083
目錄
德欽鐵角蕨形態特徵
株高2-5厘米。根狀莖直立,密被鱗片;鱗片狹線形,長2-3毫米,膜質,深黑色,有光澤,近全緣。葉簇生;葉柄長0.5-3厘米,纖細,粗不超過0.5毫米,灰禾稈色,與葉軸疏被黑色纖維狀的薄膜質小鱗片及密被腺毛,干後壓扁;葉片三角形,長1-1.5厘米,寬約1厘米,尖頭,上部為一回羽狀,下部為二回羽狀;羽片2-3對,互生,斜展,接近,基部一對最大,長4-5毫米,基部寬4-6毫米,三角形,尖頭,基部近截形,有極短柄(長不達1毫米),二至三出;小羽片同形同大或頂生的略大,長3-4毫米,中部寬2-3毫米,近卵形,幾無柄,邊緣全緣或略為波狀;第二對羽片距基部一對2-5毫米,與基部一對同形而較小,或為單一而與小羽片同形,但較大,向上各對羽片皆為單一,彼此接近。葉脈兩面均不見,扇狀二叉分枝,斜向上,達於葉邊。葉軟革質,干後褐色;葉軸及羽軸與葉柄同色,疏被小鱗片及密被球狀腺毛。孢子囊群近橢圓形,成熟後為褐棕色並滿鋪羽片(或小羽片)的下面;囊群蓋成熟後為深棕色。[1]
德欽鐵角蕨生長環境
德欽鐵角蕨生長在海拔2700米的岩石上。
德欽鐵角蕨分布範圍
特產自雲南西北部(德欽)。
德欽鐵角蕨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再春季植株萌發前,挖起母株,進行分株。將分株苗再備好的土地上按行距20-30厘米開穴栽植。
孢子繁殖:在5-6月份,當植株葉背面孢子囊變成棕褐色時,採摘孢子葉片,去掉無孢子囊群的葉片部分,裝入硫酸紙袋內,封口,做好標記,置於通風乾燥處,待孢子成熟後彈射入袋內。孢子非常細小,似塵埃,黃棕色。手機的孢子可裝入試管內,置於4℃冰箱中低溫保存備用或隨即播種。將過篩腐殖質土拌少量鈣質土和細河沙,拌勻,裝入花盆內,盆土量為盆容量的2/3為宜。用沸水澆淋以消毒滅菌,除去種子、苔蘚、地衣等植物,待盆土充分冷卻後即可播種。由於孢子非常細小,播種時應屏住呼吸,將孢子均勻地撒入盆土基質上,也可將孢子製成懸濁液噴灑在基質上。博後用玻璃或塑料薄膜蓋住盆口保濕,並防止其他雜物進入。將播種盆置於無陽光直射而散射光充足的地方,溫度最好控制在20℃-30℃。孢子培育期間應保持基質濕潤,可將播種盆放入淺水池中浸潤,或用噴水壺小心噴水。約半個月後,便可見到綠色原葉體,此時尤應注意保持盆土濕潤,以原葉體(配子體)表面保持有適量水霧為好,以便於精卵結合,提高受精率。約30天後,原葉體上便可長出幼孢子體。當幼孢子體長出3-4片葉時,便可移栽於幼孢子體移植地。移植半個月,可先將盆上覆蓋物打開1/3,繼而打開1/2,最後全部打開,以使幼孢子體逐漸適應外界環境。移栽時,用小木棍或其他器具在畦土上按行距10-15厘米壓或劃1-1.5厘米深的橫溝,用鑷子將幼孢子體夾放於溝內,每隔5厘米放幼孢子體一小叢,用溝土使其穩正,澆水濕潤即可。
德欽鐵角蕨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選擇隱蔽、濕潤的林下或林緣地栽培,土壤以肥沃疏鬆、深厚的鈣質壤土為好。選地後,清除雜草、灌叢、荊棘,深翻20厘米,耙細整平,使土壤疏鬆平整,具有透氣、透水性。每畝撒施過篩腐殖質土及適量鈣鎂磷肥,作為1.3-1.5米寬的畦。
田間管理:在鐵角蕨生長過程中,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保證田間小氣候有較高的空氣濕度。經常中耕除草,使地面疏鬆,不板結,五雜草。每年4-5月和8-9月應分別追施1次人畜糞水。冬季清園,清除植株枯黃葉及其灌叢、雜草,以利來年植株生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