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得着兒子名分的背景

來自 報佳音網 的圖片

得着兒子名分的背景,大部分的文化中都有一些類似的習俗。

受難節是紀念耶穌受難[1]的節日。據《聖經·新約全書》:耶穌於復活節前三天被釘在十字架而死[2]。這天在猶太教的安息日前一天,因此規定復活節前二天星期五為受難節。基督教多數教派都紀念這一節日。

目錄

簡介

摩西以奴隸之身,被埃及法老的女兒領養;Nuzu碑顯示一種習俗,無兒女婦人夫婦可以領養一個兒子,在他們生前侍奉他們,並在他們死後作他們的繼承後嗣。希伯來律法中並沒有包含有關領養的條文,而希臘文的領養一字未出現於七十譯本之中。或許是因為利未拉特婚姻法的娶寡嫂制度使每一個家庭能夠有後嗣去繼承家產,而一夫多妻制也可能是解決無子問題的另一種方法。

領養是希臘羅馬生活中的普遍習俗,這就是新約概念的背景。無兒女的夫婦通常會領養兒子,作為後嗣。就算被領養的兒子自己的親生父母尚存,他們在兒子被領養後,就不再具有任何父母的權利。若讓兒子給人家領養能夠給孩子較好的生活,父母通常都會願意這樣行。

聖經

基督教的《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含亞蘭文)寫成,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一共27卷。《舊約全書》即猶太教的聖經,是[[]]基督教承自猶太教的,但《舊約全書》和《希伯來聖經》有所差異,書目的順序也不同。

視頻

得着兒子名分的背景 相關視頻

聖經舊約縱覽28
180-181頁 我曾經讀過《新舊約全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