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彭迪雲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彭迪雲,男,1963年11月出生,漢族江西萍鄉人,管理學博士,經濟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1],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教育部高等學校2018-2020年金融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

現任江西應用科技學院黨委書記、督導專員、副董事長[3]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江西應用科技學院黨委書記、督導專員

外文名稱----Peng Diyun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江西萍鄉

出生日期----1963年11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畢業院校----華東師範大學南昌大學

主要成就----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恆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職 稱 ---- 教授

人物簡介

彭迪雲,男,1963年11月出生,漢族,江西萍鄉人,管理學博士,經濟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

曾為南昌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經濟管理學院二級教授 、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中部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

現為南昌大學教務處處長。

教育背景

●1980.09-1984.07 華東師範大學經濟系 政治經濟學專業 本科/經濟學學士;

●1999.09-2001.07 南昌大學 產業經濟學專業 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進修班結業;

●2004.09-2005.01 華東師範大學商學院 世界經濟專業 國內高級訪問學者;

●2004年12月 赴台灣中山大學、中正大學、政治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等進行學術訪問;

●2001.09-2010.12 南昌大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 博士研究生畢業,獲管理學博士學位;

●2006.07-2006.08 日本帝京大學 訪學;

●2012.07-2012.08 英國林肯大學 訪學;

●2008年10月 俄羅斯政府附屬高等金融學院(莫斯科) 參加"中俄兩國銀行和金融系統改革經驗國際研討會";

●2010年6月 法國普瓦提埃大學 訪問研究生教育與管理。

●2015年4月 法國普瓦提埃大學 參加"法中公共管理國際論壇學術研討會";

●2015年5月 澳門大學 參加"第十一屆兩岸四地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

工作經歷

●1984.07-1993.04 江西大學經濟學系 助教/講師;

●1993.05-1995.05 南昌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講師/教研室主任;

●1995.06-1999.06 南昌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1999.07至今 南昌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

●2015.12至今南昌大學二級教授;

●1997.01-2002.03 南昌大學經濟學系 副主任;

●2002.04-2008.03 南昌大學研究生院 副院長;

彭迪雲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2008.04-2010.07南昌大學研究生院黨委書記;

●2010.08-2014.06南昌大學理學院黨委書記;

●2014.06至今 南昌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院長 ;

●2015年 2月至今 南昌大學第五屆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6.06至今 南昌大學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中部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學術晉升主要經歷和榮譽稱號:

--1992年晉升講師。

--1995年破格晉升副教授。

--1997年被批准為碩士生導師。

--1998年,被批准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

--1998年,獲"江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稱號。

--1998年,獲"江西省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項、"江西省普通高校第五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

--1999年破格晉升教授。

--1999年,獲199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項。

--1999年,獲"江西省第四次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

--2000年,獲"江西省第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

--2001年被批准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2002年獲"第十一屆江西省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

--2003年享受江西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

--2003年,獲"江西省高校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

--2003年,獲得江西省"百名專家談崛起"三等獎1項。

--2004年獲"第二屆江西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名師"稱號。

--2005年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

--2005年,獲"江西省第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次)。

--2006年獲"'十五'期間江西省學位與研究生管理先進個人"稱號。

--2009年被確定為江西省首批全省高校省情教育專家。

--2006年,獲"江西省2004、2005年投入產出應用分析軟科學課題獎"三等獎1項。

--2007年,獲"江西省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

--2008年,被確定為江西省首批全省高校省情教育專家。

--2008年,獲 "江西省第三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二等獎。

--2009年,獲 "江西省第十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次)。

--2006~2011年,先後4次進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信譽榜,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評為"認真負責的鑑定專家"。

--2011年,獲"江西省第十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

--2012年被確定為江西省諮詢業協會(管理)註冊諮詢專家。

--201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彭迪雲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2013年,獲"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稱號和"江西省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稱號。

--2013年,獲"江西省第十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次)。

--2013年,獲江西省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我為江西教育改革獻一策"一等獎。

--2014年,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2014年,獲"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稱號。

--2015年,獲"江西省2014年度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和"江西省第十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項。

媒體報道

1、2007年12月15日,《人民日報》在題為《縣財省管·探索與困惑:縣域經濟大發展搭起新框架》的新聞通訊中報道了彭迪雲教授的觀點和建議。

2、2010年9月21日,《人民日報》在題為《昌九城際鐵路正式運營 中部高鐵網雛形初顯》的新聞通訊中報道了彭迪雲教授的觀點和建議。

3、2010年12月8日,《人民日報》在題為《行政控通脹恐傷害農民群體》的新聞通訊中報道了彭迪雲教授的觀點和建議。

4、2011年5月30日,《人民日報》在題為《破解民生工作資金缺口問題》的新聞通訊中報道了彭迪雲教授的觀點和建議。

5、2011年9月4日,《人民日報》在題為《農民腰包鼓了,應該怎麼花錢?》的新聞通訊中報道了彭迪雲教授的觀點和建議。

6、2014年9月29日,《江西日報》"學與思"專版(B3)以《扣好學術研究"第一粒紐扣" 邁上學術道路"第一級台階"》為題,選登了江西省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理論研究創新工程座談會發言。其中包括彭迪雲教授題為《導師要切實做好三項工作》的發言。

7、2015年1月13日,《江西日報》頭版題為《江西,將簡政放權進行到底》的新聞專稿,報道了採訪負責人彭迪雲關於江西推進"三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一網(政府政務網)"改革的觀點和建議。

8、2015年3月15日,彭迪雲教授就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與江西發展機遇和策應接受新浪網獨家專訪,專訪稿《江西是"一帶一路"戰略內陸腹地的重要支撐點》在網絡和微信廣為流傳,產生較大反響。

9、2015年4月16日,《江西日報》頭版專欄《經濟新視線》刊登題為《共譜中部崛起時代華章--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江西作為》新聞專稿,報道了彭迪雲教授關於江西如何策應國家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戰略的觀點及建議。

10、2015年5月13日,江西日報頭版專欄《經濟新視線》刊登了題為《烙上"一帶一路"江西印:產業發展篇》的專稿,在該文專家觀點專欄(B2版),報道了專訪負責人彭迪雲教授關於"一帶一路"戰略給江西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和對策建議。

11、2015年5月14日,江西日報頭版專欄《經濟新視線》刊登了題為《開闢"一帶一路"江西道:互聯互通篇》專稿,在該文專家觀點專欄(B2版)以《南昌成為重要節點城市 怎麼看,怎麼幹》為題,報道了專訪負責人彭迪雲教授就南昌成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重要節點城市問題所提出的看法和建議。

12、2015年7月15日,江西日報頭版"經濟新視線"專欄刊登了題為《雙向融合促"同城"--寫在昌九一體化實施兩周年之際:一體化篇》的專稿。其中專門報道了彭迪雲教授對昌九一體化戰略實施兩周年的解讀及關於"加快進度,提高密度,拓展深度"的對策建議。

研究課題

彭迪雲教授長期從事經濟學和管理學專業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講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制度經濟分析、金融學、國際金融、管理經濟學、企業經營戰略、產業組織理論和跨國公司管理等課程,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區域與產業經濟管理;公共經濟理論與政策;金融管理與金融工程;企業戰略管理與經營;產業組織理論與公司金融;國際投資與跨國公司管理(國際商務管理)等。

承擔完成了4項國家級課題、10餘項省部級課題,正在承擔4項國家級課題、6項省部級課題。目前正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國際分工背景下集群企業國際化成長機制研究"(項目批准號:11BJL051)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招標課題"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現狀及對策研究"(項目批准號:16&ZC031)和江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江西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項目批准號:ZDGG201207) 。

學術論文、著作

在《管理評論》、《經濟學動態》等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近70篇(CSSCI源刊近30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和《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轉載(摘)20餘篇(次) 。

已出版《跨國公司發展論》、《中國中部經濟發展問題》、《西方貨幣理論》、《企業融資通論》、《產業結構服務化拐點的理論探索與應用研究》、《發展中地區產業結構服務化演進新論》、《科技入園模式與機制研究》和《貨幣銀行學》、《現代財政學》、《工程經濟學》、《社會保障概論》、《公共經濟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大學生創新創業經典案例教程》等學術專著和教材28部[16] 。

學術兼職

擔任了南昌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昌大學中國中部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江西省法學大類本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西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系列教材《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本科)專家編寫組副組長、江西省諮詢業協會註冊(管理)諮詢專家、鳳凰網江西智庫專家、江西省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貨幣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江西水利投資集團公司外部董事、恆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理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等學術和社會兼職。

獲獎與榮譽

教學科研獲獎:曾榮獲江西省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省級優秀教材二等獎;榮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一等獎3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12項。

社會榮譽稱號:曾榮獲"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和"享受江西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江西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名師"、"江西省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江西省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江西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先進個人"、"江西省省情教育專家"、"江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各級各類榮譽稱號和獎勵共計50餘項[16] 。

應邀參加了教育部組編、高鴻業主編的國家級教材《西方經濟學》的審稿和研討,接受《人民日報》及《人民論壇》的學術採訪7次,接受《江西日報》、《信息日報》、《江南都市報》、《江西晨報》,以及新華網、新浪網、鳳凰網和江西衛視等各級各類新聞媒體的學術採訪30餘次,4次進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信譽榜" 。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