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彝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彝問》簡介:四集紀錄片《彝問》以「家園」「血脈」「繁花」和「生機」為構架,涵蓋了彝族博大精深的畢摩文化、節慶、婚俗、美食、服飾、音樂、彝語文教育等文化特質,展現了當下彝族人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對精準扶貧政策實施過程中的希望和憧憬、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等多元的一副真實的畫卷。

分集劇情

《探索發現》 20170310 彝問(一)家園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彝族人說「生亦火,死亦火」,直到今天,火崇拜依然是彝族信仰體系的主要內容。家中的火塘,是每個彝族人生命中最溫暖的記憶。火把節,就是人們對火最盛大的讚頌。火把節一過,春蕎收穫的季節就到了。遠古時期的彝族先民從遊牧轉為定居後,就開始種植蕎麥,這種耐寒易生長的植物,成為了生活在苦寒高原的人們最重要的食物。

《探索發現》 20170311 彝問(二)血脈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數千年來,彝族大多聚居在地勢險峻的山區和河谷地帶。蠻荒年代,面對嚴酷複雜的自然環境,血脈是生命的依託,也是生存的支點。春去冬來,歲月更替。在時光中蹣跚輾轉的彝族人,歷經千百年,逐漸形成了以家支為核心的基本社會結構。家支,不僅是血緣關係形成的家族,更是早期彝族社會一種自我管理和生存的組織形態。

《探索發現》 20170312 彝問(三)繁花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悠遠的文字、深沉的口弦、悠揚的民歌、精緻的漆器、華美的服飾,這些最簡單的符號,卻承載着彝族數千年的文化積澱。數千年來,彝族文化點滴成流,融入每個彝族人的血脈里,它折射出彝族人對族群的自豪,對故鄉的依戀,對自然的憧憬,匯聚成彝族深厚的精神家園。

紀錄片流派

紀錄片一詞是英國約翰·格里爾遜最早稱呼出來的[1]

紀錄片美學觀的奠基者:維爾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維爾托夫開創了「電影眼睛派[2]」,提倡鏡頭如同人眼一樣「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50年代的紀錄電影運動:五十年代末開始的紀錄電影創作潮流實際上由兩大紀錄電影運動組成,他們分別是法國導演讓·盧什(《夏日紀事》 1961年)為代表的「真實電影」運動以及由美國梅索斯兄弟(《推銷員》 1969年)代表的「直接電影」運動。真實電影為參與式電影,允許導演介入到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煽動其中一些劇情的發展。直接電影為觀察式電影,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過程,要求導演採取嚴格的客觀立場,以免破壞對象的自然傾向[3]

視頻

彝問 相關視頻

《探索發現》彝問(一)家園,中這樣講彝族指路經
央視《探索發現》彝問(二)血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