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維 (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維(固體力學家) 原圖鏈結

張維1913年05月22日出生 ,北京市人,固體力學家、 結構力學和工程教育專家。

1933年畢業於唐山交通大學獲工學士學位,1938年獲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工學碩士學位,1944年獲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校工程博士學位,同年在國際首次求得環殼在旋轉對稱載荷下的應力狀態的漸近解。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4年選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83年創辦深圳大學,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國際活動中,任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委員。德國工程師學會高級會員、國際橋樑和結構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國際工程教育》雜誌編委、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法國里昂中法學院通信委員、德國應用數學與力學學會會員、世界工程師協會聯合會副主席。 2016年7月22日,因病醫治無效,享年88歲。

簡歷

張維長期從事結構力學和固體力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為中國培養力學人才做出了貢獻。三次參加中國科技長遠發展規劃並任土木建築水利組組長和力學組副組長,推動了中國某些新興學科的建立和發展。研究板殼靜、動理論。主編了《殼體文獻彙編》、《力學叢書》和《世界力學名著譯叢》等。

科學研究方面,張維在圓環殼方面做出了系統的開創性的研究工作。 1944年,首次求得環殼在旋轉對稱荷載下的應力狀態的漸近解。在從事彈塑性力學、板殼理論及結構工程的研究,特別是圓環殼、彎管的強度、屈曲、振動及其工程應用,核電站管道系統、快中子增殖堆主鈉池的結構完整性與安全評價的研究工作,運用解析法、半解析數值法、數值計算、力學試驗等方法對具有較強工程背景的結構進行強度、穩定性分析。還從事「美國及歐洲主要高級的高等工程教育發展史」的研究以及「殼體文獻數據庫」的整理工作。

張維在彈塑性力學、板殼理論及結構工程特別是圓環殼、彎管的強度、屈曲、振動及其工程應用、核電站管道系統、快中子增殖堆主鈉池的結構完整性與安全評價等方面造詣極深。

張維創造性地運用解析法、半解析數值法、數值計算、力學試驗等方法對具有較強工程背景的結構進行強度、穩定性分析。

張維從事「美國及歐洲主要高級的高等工程教育發展史」的研究以及「殼體文獻數據庫」的整理工作。

1947年秋來到清華園開始從教生涯,他先後講授過材料力學、高等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塑性力學以及板殼理論等課程。[1] 張維通過授課,指導畢業班學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師科研,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他作為清華的一位領導者對學校辦學思想形成起了重大作用。

動態

1913年5月22日,張維出生於北京市一個稅務職員家庭。父親張圖是舊京師譯學館的學員,清末民國初年供職河南安陽縣稅務局,並兼任家庭教師。張維出生後兩年,其父便溘然長逝,僅靠父親的積蓄及兄長的工資維持生活,家境清寒。

1918年他5歲入北京小學,11歲考入北京四中,15歲轉考至天津北洋大學預科。

1929年16歲考入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當時學校名為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張維醉心於數學與物理學,而數學尤為突出。大學期間學業卓爾不群。

1933年,20歲弱冠之際,便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唐山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修結構工程),獲工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張維被分配到當時仍在向西延伸的、貫通東西的鐵路大動脈隴海鐵路實習,輾轉於潼關至西安的潼西段工地,在華陰、壩橋協理鐵路施工。

1934年4月,回到唐山交通大學,任結構力學與結構工程助教。在這期間,他開始與力學結下不解之緣。

1933至1934年,美國公佈了新版的鐵路橋樑規範,張維查閱了大量力學著作和文獻,撰寫了對該規範內容力學理論根據的探討論文。該篇論文以其獨特的見地在中英庚子賠款留學的報考與錄取過程中,受到主審教授的高度評價。

1937年9月中旬抵達倫敦,在當時頗有聲望的帝國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皮帕德教授指導下學習,一年後即獲帝國理工學院文憑。寒假他到德國進行考察,對柏林高等工業學校特爾克教授的殼體理論研究很感興趣,並見到殼體理論將會在固體力學和結構工程研究中大放異彩,決定赴德國學習。

1938年7月到柏林高等工業學院土木工程系工程力學教研室,在特爾克教授指導下進行殼體理論的研究。

1941年張維與陸士嘉在德國正式結婚。[2]


1942年2月任柏林高等工業學校工程力學教研室助教,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完成了隧道應力分析與彈性波石油勘探等項研究。[3]


1944年10月他以優秀的成績通過論文答辯,獲得工學博士學位。張維在論文中利用特爾克導出的方程,採用漸近方法與貝塞爾函數,在國際上最先解決了圓環殼受任意旋轉對稱載荷作用下的應力狀態求解問題。

1945年9月獲准移居瑞士,在當時很有名的埃舍爾-維斯機械廠研究部任研究工程師,從事旋轉機械中的叉管、圓盤葉片的研究工作,同時等待回國的時機。

1946年(中華民國三十五年)5月,在得知可以回國的消息之後,張維毅然中止了合同,攜妻女從法國馬賽港坐船,途經西貢、香港,歷經艱辛,回到祖國上海。

1946年5月,在得知可以回國的消息之後,張維商得廠方同意,毅然中止了合同,不等銀行解凍,帶著身邊僅有的一點錢,在中國駐巴黎使館的幫助下,全家三人從馬賽港坐船,途經西貢、香港,歷經艱辛,回到祖國的上海。他回國後,先後受聘於同濟大學、北洋大學,

1947年受聘於清華大學,與已在清華執教的錢偉長分擔全校的力學課程教學。他先後講授過材料力學、高等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塑性力學以及板殼理論等課程。

1951年起,由於高校院系調整和發展的需要,張維開始擔任行政、教學與科研管理工作。

1952年,他擔任三校(清華、北大、燕京)建設委員會工程處負責人。

1952年到1956年,他擔任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任。

1954年任清華大學建設委員會主任,為三校和清華的基本建設做出了貢獻。

1956年,張維參加製定了中國十二年科學遠景規劃,並任土水建組組長。

1957年以後,張維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先後分工主管教學與科研,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

1958年,他籌建了工程力學數學系,並任第一任系主任。

1962年,他參加製定了十年科學發展規劃,擔任科學發展規劃的力學組副組長,與郭永懷、劉恢先等專家一起倡議,並第一次把抗爆抗震問題列入國家規劃。


1978年,他參加了八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製定工作,任理論和應用力學組常務副組長,為中國工程力學學科的發展作出努力和貢獻。

1980年到1987年,他連任兩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力學學科組組長。

1983年,他受國家教委的任命,出任深圳大學首任校長。他率先對學生實行勤工助學制度,對教職工聘任、系科設置、教學計劃等實行了一系列改革,為建成深圳大學做出了貢獻。

1987-1990年,擔任國家教委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

1994年,中國工程院建立,他被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1年10月4日逝世,享年88歲。

2013年12月18日上午,張維誕辰100週年之際,在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1號教學樓側,張維院士紀念雕塑正式揭幕落成。 [9][4]

參考來源

  1. 當代人只識高曉松 卻不識其長輩「力學雙子星」. 鳳凰網. 2014年10月10日 [2019年02月26日]. 
  2. 【中國科學報】陸張「雙子星」. 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2014年10月10日 [2019年02月26日]. 
  3. 張維:力學家、兩院院士. 光明網. 2015年09月23日 [2019年02月26日]. 
  4. 清華舉行兩院院士張維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 中國科學報. 2013年05月30日 [2019年02月26日].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