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立憲 (《讀庫》主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立憲
thumb400px
圖片來源 原圖鏈接圖片來自搜狐網
名字 張立憲
出生地 河北省趙縣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業 作家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代表作品 《記憶碎片》


張立憲1987-1991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著名出版人,作家。參與創辦《足球之夜》、《生活資訊》等雜誌。曾任現代出版社副總編輯,並出版有個人著作《記憶碎片》,新版名字為《閃開,讓我歌唱八十年代》。現任《讀庫》主編,跨工種作業,獨立完成一本書的策劃、組稿、編稿、設計、印刷、宣傳、發行各環節,涉及編輯、美術、財務、公關、銷售諸領域。以一人之力,創出中國出版界持續出版一種讀書品牌《讀庫》的奇蹟。2008年4月當選「思想推動中國——聯想ThinkPad中國思想力人物評選」的十位中國思想力人物之一。

人物經歷

著名出版人,作家。因喜好數字六,以老六自稱,網名見招拆招。現居北京。參與創辦《足球之夜》、《生活資訊》等雜誌。曾任現代出版社副總編輯,策划過一些文藝類圖書,如《大話西遊寶典》、《獨立精神》、《事關江湖》、《[[家衛森林]》等,並出版有個人著作《記憶碎片》,新版名字為《閃開,讓我們歌唱八十年代》。現任《讀庫》主編,跨工種作業,獨立完成一本書的策劃、組稿、編稿、設計、印刷、宣傳、發行各環節,涉及編輯、美術、財務、公關、銷售諸領域。 以一人之力,創出中國出版界持續出版一種讀書品牌《讀庫》的奇蹟。無論從內容、版式還是到裝幀,其追求完美及一絲不苟,均令許多出版界同行汗顏。其所開設的讀書博客,成了「讀庫」迷實現諸種交流的良好平台。

社會評價

張立憲文風平朴風趣,為人勤慎,做事踏實,其摁住美編表達欲望的裝幀理念,在國內圖書界獨樹一幟,使得那些花里胡哨、華而不實的美術作風靠邊站,可謂別出心裁。其所經營的《讀庫》所刊發的文章,被不少讀者認為是「有趣、有料、有種」的「三有」標準,而他在博客上刊登的出書信息,以及他人對於《讀庫》的評論,有效形成了編者和讀者之間的良性互動。[1]

2008年4月當選「思想推動中國——聯想ThinkPad 中國思想力人物評選」的十位中國思想力人物之一。

2009年再版其《記憶碎片》更名為《閃開,讓我歌唱八十年代》 曾出演電影《神探亨特張》備受好評!

一位從未演過電影的編輯,卻出演了一部電影的男主角,而且,在不久前的上海電影節上還險些獲得了影帝,這絕對夠得上「非主流人物」。此次的「非主流人物」就是《神探亨特張》的男主角張立憲,一個很好玩的文化人,一個用飯局交了眾多朋友的出版人。

張立憲覺得,第一是自己無知者無畏,沒有負擔;第二是自己看了太多電影,有足夠的審美與理解力;第三是四十多歲人的成熟與穩定,這三點足夠承擔這次冒險嘗試。

張立憲在《神探亨特張》中的表演有一個很食品化的自我評價:純自然、綠色、無污染。他說,你看了太多中國電影,也看過太多演員的爛表演,於是,你自然知道怎麼去演。

張立憲之所以大膽出演男主角,原因之一是對導演高群書的信任。他認為高群書非常有經驗,知道怎麼調教非職業演員,也知道怎麼保護非職業演員。一開始只是拍一些空鏡、過場戲,讓張立憲這幫飯局人士熟悉攝影機,熟悉劇組的拍攝環境。之後,也儘量不讓攝影機打擾他們表演。在開導張立憲上,高群書也很有辦法,需要一個憤怒的眼神時,高群書就說:「老六,你就像看到一個欠你稿子三個月的作者一樣生氣就行。」

張立憲說,太深、太刻意的表演我做不了,比如,最多的一場戲拍了20遍,但效果不好最終也沒用。我與高群書達成的默契是節制、克制、理智,不誇張,不過火。而張立憲看到的原型人物張慧領也是如此,張立憲說,他一點都不像警察,就是一個盡職的、盡本分的中年人,這點也與我編書是一樣的。 《神探亨特張》與早年我們看過的《神探亨特》截然不同,它沒那麼英雄、沒那麼偶像,也沒那麼多大案、命案。在電影中,張立憲飾演的神探,平凡、瑣碎、無聊,抓的都是些小偷、小賊、小騙子,夠刑拘的都少。不少人就是碰瓷、江湖算命騙財、小偷、換假幣的。這些人大多沒有生活技藝,因貧窮而犯罪,而犯罪之後註定會讓他們更無法融入社會,很可能繼續從事非法、違法的一些灰色營生,結果卻是坑害平常百姓,加劇社會動盪。在電影中,張立憲有一段面對電視採訪的讀白,談的是負能量。的確,在這種平凡、瑣碎、全是負能量的工作環境中,神探的生活很難像亨特、麥考爾那樣英雄氣、明星氣。基層民警的狀態與基層社會的狀態在這部電影中得到了真實的再現,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也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價值。

張立憲最有趣的,是在《神探亨特張》中除了擔任男主角外,還出任了一個職務,那就是本片的字幕校對。他認為,這才是他的本行、專業。

張立憲覺得,拍這部電影就是一次對朋友的承諾,而他也不認為這是一部非常類型化的電影。儘管,在上海電影節上,不少評委都希望能讓張立憲成為影帝,但結果卻是高群書成了最佳導演。從常理上也說得通,高群書已經在上海電影節上捧出了一位非職業演員影帝,不太可能照原樣再來一次。

沒得影帝,張立憲覺得沒什麼,因為,他自己也不想再在這個領域發展。「這是第一個也絕對是最後一個角色。」張立憲的態度很堅決,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張立憲說,我還是喜歡當編輯,出書的快樂是許多人所無法體會的。而電影太複雜,也太嘈雜,無法控制。[2]

從2006年起,張立憲開始編輯出版《讀庫》,這也延續了《大話西遊》、《之乎者也羅大佑》的文化風格。此外,重編了民國時代的課本。他還推出了大開本、豪華的張火丁畫冊,張立憲對日後的生活有一種40歲之後的成熟,他認為,能幹自己喜歡的事很重要,而他的《讀庫》正是自己喜歡的。張立憲說:「我們應該多干一些正能量的事。」[3]

《神探亨特張》講的是一位雙榆樹地區的反扒民警張慧領,而張立憲也是從雙榆樹地區開始人生的起步,因為,他所上的大學就在雙榆樹地區。

張立憲是石家莊人,大學是人民大學新聞系,同學就有央視體育頻道的主持人張斌。石家莊出了兩位名主持人,一個是竇文濤,另一個是劉建宏。張立憲大學之後回了河北,但不久就回到北京。他是早期「足球之夜」的幕後人物,幫助這個節目推出雜誌版的《足球之夜》。

2000年,張立憲開始被人關注,因為他策劃出版了兩本書,一部是《大話西遊》,另一部是《之乎者也羅大佑》。《大話西遊》這部書直接使地下流行的《大話西遊》變成了一個廣泛流行甚至流行到爛的文化熱潮。這部《大話西遊》發行了30萬冊,讓周星馳成為文化偶像,讓解構文化成為主流,甚至出現了大量的熱衷背誦台詞的瘋狂影迷。而《之乎者也羅大佑》也第一次確立了羅大佑在內地的崇高地位。這部書上市時,剛好羅大佑第一次到上海開演唱會,羅大佑不但第一次接觸了朝聖般的歌迷,也第一次看到內地的一本關於他的專著。張立憲的兩本書壓中了兩大文化偶像,自然,張立憲也成了文化人物。之後,人們不再說他的本名,而更喜歡叫他「老六」。

之後的張立憲是一位飯局狂人,喜歡熱鬧,喜歡交友,喜歡飲宴,這一切都與古代文人一樣,只不過關於張立憲的傳說,沒有劉伶、李白、張旭那般精彩,更多是一種調侃,說他一道菜能吃一年。在美術館附近的一家貴州小館,張立憲點一道酸湯豬手,點了一年,大家都受不了,但張立憲還吃得很美味。張立憲創造了一個並不太講究美食的飯局組織。美食品位開始提升。

在《神探亨特張》中的大部分演員都是非職業演員,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微博、博客界的紅人,比如寧財神(微博)、顧小白、王小山、全勇先、孔二狗、作業本、慕容雪村(微博)等,但張立憲與導演高群書卻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與這些人建立關係是在張立憲的飯局上,《神探亨特張》與其說是網絡紅人的集體出演,還不如說是飯局「狐朋狗友」的一次集體觸電。

事實上,早在2007年高群書就希望張立憲演他的一部電影,但張立憲的東北話不好,最後冒險讓一位東北民警自己本色出演,沒想到卻獲得了上海電影節的影帝。之後,張立憲調侃地發了條短信給高群書,稱「還我影帝」。於是到了拍《神探亨特張》時,高群書又找到張立憲,張立憲看過劇本,一點沒猶豫就接受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