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村鎮上營村

張村鎮上營村隸屬於河南南陽鄧州市張村鎮,位於張村鎮南5公里廟溝河畔,轄5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2276人,有耕地1799畝。[1]

上營村是全國高山族聚居地之一。三百多年前,高山族祖先從台灣跟隨清朝黃廷黃伯候回大陸沿路屯兵懇荒定居到上營村,隨着後裔繁衍發展和傳統文化的考證,高山族約占上營行政村總人口的56%,因此被稱為「台灣村」。

隨着經濟的發展,上營村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家家戶戶水通、路通、電通、電話通、電視信號通,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達到100%。文明新村「六個一」建設工程落實到位。

上營村已建立救助扶持站1個,有房舍7間,其中廚房1間,餐廳2間,住室4間;幼兒園建在高山族學校院內,已招收幼兒大、中、小班80餘人;村醫療衛生室現已正常開診收治病人;文化茶館的興建,極大地豐富了村民們的物質文化生活。

中文名稱:上營村

外文名稱:On the camp village

人 口:2276人

耕地面積:1799畝

目錄

沿革

傳說

上營村高山族居民中流傳着一個傳說:民族英雄鄭成功部將率部由東南沿海北上至盧溝橋後,奉命自此向東南一帶分兵屯墾。

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黃廷將軍隨鄭成功收復台灣之後,率十萬大軍投誠清朝,他在帶兵進京途中,受命沿路屯墾。部隊裡有五位來自台灣阿里山區的高山族士兵,分別叫依那思羅、迪摩達奧、安篤斯旦、安達依魯、佚名,被安排在鄧州城區西北40里處。他們各娶當地漢族女子為妻,並分別更漢姓為陳、周、蔡、黃、林,從此過上了漁樵耕讀的平民生活。

台灣村的由來

在張村鎮的上營村,以豫53線公路為界,公路以東的上營自然村居住着周、蔡、黃、林四姓人家,有800餘人;公路以西的下營自然村居住着陳、林兩姓人家,有300餘人。都屬於高山族,約占上營行政村總人口的56%,因此被稱為「台灣村」。300年風雨滄桑,五姓後裔繁衍「台灣村」逐漸壯大。

1997年,村民陳堂三家發現編纂於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的陳氏高山族家譜。隨後,周、林、黃、蔡四姓也先後找到了各自的家譜,家譜詳細記載了他們先祖由台灣屯墾鄧州及其繁衍發展的歷史,這樣,傳說變成史實,高山族的身份也最終得到確認,成為名副其實「台灣村」。

區域位置

張村鎮上營村位於張村鎮南5公里處的廟溝河畔以豫53線公路為界,公路以東的稱上營自然村,公路以西的稱下營自然村。

自然資源

耕地1799畝。

人文環境

轄區人口

轄5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有人口2276人,

民族

上營村位於張村鎮南5公里處的廟溝河畔,是遠近 聞名的「台灣村」,是全國高山族聚居地之一。

三百多年前,高山族祖先從台灣跟隨清朝黃廷黃伯候回大陸沿路屯兵懇荒定居到上營村,現有陳、周、蔡、林、黃、張、許七個姓氏,1300多人。

習俗

祭灶日

每年的臘月二十四為祭灶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蒸用糯米染紅的頂子饃,以象徵其始祖原為有軍功之人。

寒食節

以年的農曆三月初九為寒食節,這一天,村民們吃飯時不能見到太陽,還要穿上本族服飾,聚集在祠堂內唱歌、跳舞,以表達對在數百年前抗擊荷蘭殖民者入侵鬥爭中犧牲的先祖的祭祀和懷念。

婚喪習俗

在婚喪嫁娶習俗及輩份稱謂上,至今仍保留着台灣原住民的許多習俗。

結婚時,新人不能坐車,要用轎抬;新人下轎時,用畫有八卦圖的竹篩罩在頭上。村里至今保留着一頂用於嫁娶新娘的花轎。

人死後,多把棺木橫放堂屋,出棺時,與漢族不同,小頭朝前。棺木里要放上一塊小木板,象徵幫助死者漂洋過海回到台灣故鄉的帆船。在更深人靜雞不叫、狗不咬時,悄悄送亡靈上路,這是因為害怕死人的靈魂被當地城隍阻攔,無法回到遠在大海彼岸的故鄉。

稱謂語言

在稱謂上,他們叫「爹」為「嗲」,叫「媽」為「呢」,叫「爺」為「公」,叫「奶」為「馬」,叫「姑」為「高」,叫「哥」為「香」。

通婚人情

「台灣村」的居民們數百年來互相通婚,許多人家便互為親戚,村民之間極為融洽。誰家有了婚喪嫁娶之事,全村男女老幼出動幫忙。某家供養不起學生,全村人「湊份子」集體供養;學生考上大學,送行路上囑咐要好好學習,多為國家作貢獻,一直能送出數里之遙。

視頻

鄧州義工走進張村鎮程營小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