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德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內燃機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00年8月10日生於上海寶山,1977年10月卒於北京。1921~1923年在交通大學學習,獲機械工程學士學位。解放初,因領導並參與以白煤代替汽油作汽車燃料的研究工作,獲上海市特等勞動模範和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25~1926年在美國普渡大學進修,獲機械工程碩士學位。曾在美國西屋公司實習,獲電氣工程師證書。後在德國西門子公司實習電機電器與電訊工程。曾任上海兵工廠工程師兼炮彈廠主任,戚墅堰電廠工程師,浙江大學教授,中國汽車公司的上海公司、株洲廠、香港廠、良豐廠工程師,重慶交通大學教授兼軍政部特種車輛修造總廠代理工程師,中央汽車配件廠總工程師,上海公交公司工程師兼修造廠廠長,上海德士古煤油公司工程師。1949年後歷任一機部汽車拖拉機實驗室主任與汽車研究所所長,《柴油機設計手冊》編委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科委可燃礦物綜合利用組副組長、內燃機組副組長和石油煉製組組長等職。主要貢獻有:設計製造了第五式綜合白煤爐,為人民交通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此被評為上海公交公司的特等功臣、上海市特等勞動模範。研製成功代用潤滑油,可用於汽車與機床等。在內燃機節能、代用燃料、石油資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提出過不少見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