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丙軍

張丙軍,男,現為START共享有車生活平台創始人兼CEO。2012年6月,創辦了亞洲第一家P2P(個人對個人,peer-to-peer)租車平台iCarsclub;2013年10月iCarsclub以PP租車為品牌成功登錄中國,2017年3月PP租車正式升級為START共享有車生活平台,目前已經成為了中國及亞洲市場P2P租車行業的領跑者。

目錄

人物履歷

2002-2006年獲得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學士學位,在校期間曾擔任系學生會主席;

2006-2010年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學位及優秀研究學者獎,期間同時獲得微軟學者稱號;

2009-2012年以核心團隊成員身份加入新加坡Mozat創業公司;

2012年初成功幫助Mozat實現了營收300%的增長;

2012年6月,創辦了亞洲第一家P2P(個人對個人,peer-to-peer)租車平台iCarsclub;

2013年10月iCarsclub以PP租車為品牌成功登錄中國,目PP租車已經成為了中國及亞洲市場P2P租車行業的領跑者。

開創公司

汽車租賃業的Airbnb

自清華大學畢業後,張丙軍來到新加坡國立大學碩博連讀,2009年博士畢業前夕即進入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開始在新加坡正式工作。

新加坡政府為了使公共交通工具成為公眾首選的出行方式,有着非常嚴格的私家車管理制度,每月提供的上牌量非常有限,需要通過拍賣取得,而該牌照只能給予車輛10年的使用權限,逾期車主如果不能為汽車重新辦理10年期的許可證,就需要報廢汽車。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在新加坡,只有約15%的人擁有自己的汽車,而在美國,汽車的保有量為82%。

張丙軍觀察到,雖然擁有私家車成本高昂,但每天大多數時間車輛卻是閒置的。

他想到了美國的房屋短租網站Airbnb。家有空房的房主將自家的房間放在Airbnb網站上供背包客選擇,實現方便快捷的短期租賃,提高閒置資源利用率從而獲得最大收益,而Airbnb收取租用雙方比率不等的中介費用。Airbnb的商業模式被後來者效仿和應用到了很多領域,成為共享經濟的代表。「一輛車,在消費經濟下,只有10%的時間是被開的。如果有5個人去分享它,它的利用率被提高到了50%,除了產生租金的經濟價值,更重要的是滿足大家用車需求的社會價值。」

「我們與Airbnb的邏輯是一樣的,只是從房屋改成了汽車。」張丙軍和他的清華同學薛承坤、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小師弟王嘉明一起,創辦了「愛車匯」。車主或有租車需求的用戶以會員身份註冊會員,車主只要交300新幣的押金,愛車匯就會在其車上免費安裝一個可遠程控制的硬件系統「智能盒」。用戶需要租車時,通過軟件應用,根據地理位置,找到附近可以租用的私家車,按下租車按鈕,車主同時收到租車請求提示。當車主確認出租,租車用戶就可以用手機通過「智能盒」控制開關車門。這樣一來,車主和租客的交易可以完全線上進行,避免車主因為上班或其他事情無法當面交付的情況。「由於我們是把浪費的車輛資源租出去,從經濟學的概念上說,它的機會成本為零,所以它的定價也很低,比傳統租賃行業要便宜30%。租客最在意的方便性、實惠性都體現出來了。」

新加坡法規規定,私家車只有周末和公共假期可以出租。即便如此,上線10個月內,愛車匯接入了1000多位私家車主,占全新加坡私家車比例的千分之二,租客會員達7000餘人。

「我們嘗試去扭轉以資源消費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倡導非購買所有權而是租用使用權,充分達到有限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這是一種從資源消費轉向協作消費的經濟發展模式。」

《經濟學人》曾公布過一組數據:一輛車被50個人共享過,其中就有6到13人不再有買車的需求。把已有車輛的浪費資源讓想用車的人去用,在滿足用車需求的同時,可以有效地長期控制車保有量的增長。

張丙軍的項目正契合了新加坡政府的願景。創辦伊始,團隊即獲得了新加坡政府設立的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基金以及Redot Venture 分別為50萬新幣和8.9萬新幣的天使投資。

回國發展

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的時候,張丙軍每年都會回國一兩次,隔着一定的時空冷眼觀察,他發現中國的變化是驚人的。2006年他離開中國的時候,網購還是新鮮事,如今中國已超越了美國,成為網購最為流行的國家。

但最讓張丙軍震撼的,反倒是一件小事兒:在地鐵站里,人們開始自覺排隊,並靠右站立,將左側空出來作為快速通道。

就是這樣一個小細節,讓張丙軍決心,把自己的事業搬回國內來。

在國內上線前,他們把品牌的名字改為「PP租車」。他們認為P2P租車行業是對傳統租賃行業的升級,未來體量巨大,使用「PP租車」,無疑是占據了市場的入口詞。

有完善的社會服務和信用體制,加之政府的大力支持,新加坡無疑是PP租車的絕佳起步點。但作為並不完全建立在虛擬之上的互聯網創業公司,PP租車與線下世界緊密依存,要考慮的更多。做一家小而美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對PP租車而言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風險,不做大或許就是死路一條。

在全球範圍內,P2P租車業務風生水起。2011年,由雅虎CEO Marissa Mayer和Google執行主席Eric Schmidt共同投資的Getaround作為首家P2P社交租車服務公司,現已獲得了千萬美元級的融資,成為業內標杆。但在亞洲,在PP租車之前,這一領域還是空白。搶占核心市場,是PP租車生存和發展的必經之路。

新加坡整個城市的私家車保有量是50萬輛,而北京的私家車保有量超過500萬輛,整整10倍的體量。北京擁有駕照的人逾千萬,為控制機動車保有量增長實施的限購,造成了大量想用車的人買不到車的困局。

張丙軍算了一個簡單的算術:新加坡、北京這樣的亞洲一線大城市,預計在5年內會有5%的車主能夠接受P2P租車,那新加坡就是25000輛車,北京則是25萬輛車,而北京的傳統汽車租賃服務提供商掌握的機動車數量只有2萬輛。

回國發展,是不需要反覆權衡就能做出的選擇。PP租車的業務重心放在了北京,新加坡的業務也繼續進行。

事實上,PP租車遇到的第一個「中國特色」就直接關乎生死存亡。在中國,將私家車租賃出去涉嫌違法運營,屢見報端的黑車糾紛即屬於此類。PP租車特意邀請了法律專家做了完善的調研,最終認為,私家車只要不代駕拉客就不屬於黑車。車輛屬於個人財產,通過民事合同、外借換取回報屬於正當的物權權益範圍之內,是完全合法的。「和你把筆借給朋友然後索取2塊錢利息是一樣的。」

基於這樣一個法律解讀,他們找到了國家專管機動車出租租賃的相關負責人,明確了國家沒有任何政策明確禁止私家車整車出租。同時,國家非常鼓勵租賃行業的發展,尤其鼓勵新興租賃服務的提供商。

對私家車主來說,將車通過PP租車租賃出去,最擔心的是在出現事故和車輛損傷後,如何通過保險公司賠付,這種賠付是否會影響到後續的保險優惠率。

張丙軍通過校友的引薦,拜會了中國人保,最終中國人保為其量身定製了名為「P2P 租車保險」的保額為100萬元的險種,每次交易達成之前,由租客購買該項保險來保障交易中可能出現的車輛損失。另外,PP租車和公安網以及交通部有合作及系統集成,在成為會員時,車主和租客雙方的身份,尤其是租車用戶要通過系列證件嚴格驗證,確保註冊信息的真實性,同時和保險公司合作追查過去三年是否有重大違法行為和罰分記錄等。

獲得榮譽

2014年3C創新大獎」-「年度創新人物」大獎[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