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
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廣東從化市東北部,總面積263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8.9%。公園碧水環抱,綠島如蔭,是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森林保健功能於一體的生態型森林公園。公園設5個風景區:田園風光區,石門風景區,石灶風景區,天堂頂風景區,峽谷探險區。景點景觀有:巍峨石門、相思古榕、石門香雪、三仙會天堂、石灶天池、石灶浮煙、彩霞繽紛、鯉魚板石、仙人推磨、神谷梵音、虎神古廟、古炮樓、偉人臥像等50多個。石門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廣東從化市東北部,總面積263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8.9%。公園裡有華南地區僅存的原始次生林1.6萬畝,被稱為北回歸線的一片綠洲,海拔1210米高的天堂頂為廣州地區高山之最。[1]
目錄
景區特色
公園內峰山疊翠、雲濤波涌,峽谷千姿、幽谷百態,石灶天池、綠水青山相映生輝;巍峨石門、相思古榕形影相隨。園內四季景色迷人,鳥語花香。春曰:百花競艷,滿山錦繡;夏曰:飛瀑飄飄,銀光四射;秋曰:漫山紅葉,如詩如畫;冬曰:石門香雪,北國風光,令人陶醉。這裡有華南地區僅存的原始次生林1.6萬畝,被稱為北回歸線的一片綠洲,海拔1210米高的天堂頂為廣州地區高山之最。
地理環境
位置
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從化市、增城市、惠州龍門縣的交界,地處北緯23°27′,東經113°45′,距廣州市86公里,距著名從化溫泉區16公里。東與南崑山自然保護區相連,西是著名廣東從化溫泉風景區,北與廣州抽水蓄能電站,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相望。[2]
地質
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地質構造處於華南褶皺系的粵中拗陷構造單元內,是九連山脈南部的南崑山與青雲山的接合部,主要有中山、低山和丘陵三種地貌類型。山地主要是受第三紀以來喜馬拉雅運動及新構造運動的抬升作用而形成,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數十座,最高峰為天堂頂,海拔1210米。由于山地發育過程受地質構造控制,主要構造形跡為北東走向、東西走向和北西走向,嶺谷排列與構造線方向基本一致,形成險峻的溝谷景觀。
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山地的母岩以花崗岩為主,其次為砂岩、頁岩和變質岩,並且有少量的火山岩分布。從西部海拔270米的丘陵和500米左右的山脊,向東北、北、東南部逐漸上升到海拔800米的低山和800-1100米的山脊。中間谷地狹窄,兩側山地相對海拔高度為200-400米,坡度在25度以上。因此,地勢呈現東南高、西北低,北、東、南三面環山的特點。
水文
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水文資源豐富,有中小型水庫6座,河流1條,山泉溪流40餘條。水庫分別為白芒潭河水庫、石灶水庫主庫(改稱為石灶下庫)、石灶水庫副庫(改稱為石灶上庫)、七星墩水庫副庫(改稱為七星墩上庫)、三仙會水庫、蓮花湖等。公園的水庫總庫容146.1萬立方米,主要用於蓄水發電。
白芒潭河是公園內唯一的河流,發源於天堂頂山腳下,水量充沛,四季長流,總長為6.3公里。河水由兩條溪流匯集而成,其中,一條溪流來源於石灶水庫副庫上游,過石灶水庫、大嶺山水電站、石門水電站,流入白芒潭河。另外一條是天堂頂山峰下的山谷山澗,經石門,過大指背水電站,流入白芒潭河,最後注入白芒潭水庫。
土壤
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土壤條件良好,溫濕疏鬆。由於地質地貌變化原因,公園內的土壤也隨着海拔不同分布着山地紅壤、山地赤紅壤、山地黃壤、山地草甸土等四個大類。在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區主要分布着赤紅壤;在海拔400~800米的低山地區分布着紅壤;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上分布着黃壤;在海拔1100米以上的山地上則分布着少量的山地草甸土。
氣候 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北回歸線北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由於受季風影響,呈現出夏涼冬暖、光能充裕、雨量充沛等特徵。
年平均氣溫為21.4℃,年平均氣溫變化如圖3所示。其中,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為12.4℃,極端最低氣溫為-7℃;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為28.5℃,極端最高氣溫為38.1℃。根據廣東省林業調查院2003年8月-9月間實際測量氣溫和濕度變化情況來看,森林公園的氣溫比廣州市區同時間的溫度要低3~4℃,比從化市地區的溫度低2-3℃。
主要景區
石門風景區
石門風景區位於距公園賓館8公里處,兩座石山壁立、怪石嶙峋,高約數百丈,山巔古松蒼勁、巍峨壯觀,酷似打開的兩扇石門。更為奇妙的是,兩邊各有一棵千年古榕,象一對雌雄獅子緊守石門。在這裡可觀賞巍峨石門、石門香雪、秋冬紅葉、禾雀花、珍稀植物、石門溪流,遊覽千姿百態的石門幽谷等景點。
石灶風景區
石灶風景區距公園賓館12公里,海拔800多米;這裡是人間世外桃源,避暑勝地。春夏百花爭艷、山風習習、鳥語蟬鳴、縷縷浮雲飄飄、如詩如畫。因這裡有一天然石灶而得名。這裡有被稱為北回歸線一片綠洲的1.6萬畝原始次生林,與占地面積300多畝的石灶天池相映生輝,水天一色。
峽谷探險區
幽谷內兩邊林木遮日,群石大小各異,古藤千姿百態,並有金龜探月、鴛鴦池、駱駝小憩、天羅地網等幾十個自然景觀,是越野探幽的最佳去處。峽谷全長2500多米,此處山高谷深,河床奇特,怪石嶙峋、溪水清澈、流泉飛瀑、澗壑回還、碧水如鏡。
田園風光區
田園風光區是公園為遊客提供食宿、餐飲、娛樂、會議的場所。有近千畝名、優、特、稀果樹品種,遊客在進入公園其它景區前,就可以領略公園的田園風光,在這裡,遊客也可以在不同季節直接到果園品嘗不同的名優水果。
天堂頂風景區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海拔1210米的天堂頂是廣州地區高山之最,這裡山高氣爽,林木蔥鬱,峻岭錯疊,具有秀、幽、奧等自然特色。峰頂有一天王石,有它美麗動人的傳說,天堂頂與附近的天堂二峰、猴子額、橫坑頂等構成四大雄峰,夕陽光明,愈顯峻峭,使人有蒼山不老之感。
觀賞指南
觀賞油菜花、桃花(每年2月至3月)
觀賞紅花荷(每年1月至3月)
觀賞杜鵑花(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
觀賞七彩天池(每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
觀賞石門紅葉(每年11月至次年1月中旬)
觀賞石門香雪(每年12月上旬至次年一月下旬)
門票
全票:40元/人·張。
半票:身高1.2米(含)—1.5米(不含)的兒童;
60周歲(含)-65周歲(不含)的老人(憑身份證或老年證)。
免票:
- 持縣級以上旅遊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導遊證的帶團導遊;
- 身高1.2米(不含)以下兒童;
- 65周歲(含)以上的老人(憑身份證或老年證);
- 現役軍人(憑現役軍官證和士兵證);
- 殘疾人(憑殘疾證)。
旅遊時節
四季景色皆不同,一年四季都能欣賞到不同的花海美景。
春天可以觀賞到紅花荷、桃花、山蒼子、油菜花、禾雀、杜鵑等花;
夏日是大波斯菊和醉蝶花最好的生長季節,花開時清新爛漫,自由奔放,明媚動人;
秋季能觀賞到「七彩天池」花海,大紅色的一串紅、金黃色的硫化菊、紫色的千日紅、橙色的百日草、深紅色的紅穗冠、淡黃色的黃穗冠和粉色的朱唇等匯聚成一道亮麗的彩虹,降落在藍天碧水之間,創造出一個七彩斑斕的童話世界;
冬季可觀賞石門香雪,梅花盛開,白雪皚皚,猶如北國風光。[3]
景區特產
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境內四季水果不斷,盛產荔枝、龍眼、柑、橙、三華李、青梅、板栗、柿子、沙糖桔等水果,出產蜂蜜、高山豆腐花以及各種腊味。
交通路線
深圳:廣深高速--火村出入口--北二環高速--京珠高速--街北高速--105國道--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車程:約3小時30分。
東莞:廣深高速--火村出入口--北二環高速--京珠高速--街北高速--105國道--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車程:約2小時30分。
佛山:廣佛高速--北環高速-岑村出入口--華南快速(京珠)--街北高速--105國道--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車程:約1小時30分。
珠海:京珠高速--龍山出入口--石湖出入口--京珠高速--街北高速--105國道--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車程:約3小時30分。
新白雲機場:蚌湖出入口--石湖出入口-- 京珠高速--街北高速--105國道--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車程:約1小時。
三水:廣佛高速--北環高速--岑村出入口--華南快速(京珠)--街北高速--105國道--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車程:約1小時30分。
清遠:廣清高速--龍山出入口--石湖出入口--京珠高速--街北高速--105國道--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園,車程:約2小時。
汕頭:廣惠高速--蘿岡出入口--北二環高速--京珠高速--街北高速--105國道--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車程:約6小時30分。
惠州:廣惠高速--蘿岡出入口--北二環高速--京珠高速--街北高速--105國道--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車程:約3小時。
佛岡:京珠高速--街北高速--105國道--廣東石門國家森林公園,車程:約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