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年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年味》中國當代作家馬秀芳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年味

臘月過完就是年,年的味道越來越濃,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

周六晚,加完班去曼蘇爾鍋盔饃饃店買饃饃,一進門就見着案子上擺放着炸好的粿粿,饊子,麻葉子,油香還有糖包子和菜包子,仿佛回到了小時候過年的樣子,溫暖而親切。油炸的粿粿,饊子,麻葉子酥而脆,是那種小時候吃過的味道。圓圓黃黃的油香,整整齊齊擺放着,我說這「油餅」里放香豆了嗎?年輕小媳婦說:「放了,這是油香,油餅里不放香豆。」原來「油香」和「油餅」還有區別呀,這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一直以為油香就是油餅,油餅也叫油香,只是叫法不一樣而已,但對於專門做油香的師傅們來說,油香和油餅還是有區別的。

記得小時候,一次家裡要來客人,母親在鍋台上忙着炸油香,小時候,家家平時是捨不得炸油香的,只有過年或家裡要來客人才炸點油香。鍋台連着土炕,我就坐在土炕邊,垂涎欲滴地看着沸騰着的油鍋里慢慢變黃的油香,因母親一個人炸油香,她要顧着兩頭,一面擀餅一面還要撈鍋里已炸好的油香,灶里燒的木柴又不好掌握火候,母親急忙忙從油鍋里撈着已炸成焦黃的油香,因筷子沒夾穩,撈起的油香又掉到沸騰的油鍋里了,油點濺在了我臉上,燙起了泡,吃一塹長一智,自此以後母親炸油香,小小的我都能經受住誘惑,躲得遠遠地看,不敢再靠近油鍋一步。

那時過年,每家每戶都很熱鬧,小孩們的盼頭是有新衣穿有好吃的吃,不用大人們喊,就比平時早早起床,將屋子院子打掃的乾乾淨淨,再照母親的吩咐點燃一支香插在窗台花盆的土裡,香是茉莉花牌的,頃刻間屋裡開始瀰漫出香的味道,過節的味道。大人們呢,過年頭幾天就商量好,今天到你家炸吃食,明天再到她家去炸,饊子和酥饊是不好炸的,撈不好就沒形狀了,擺到桌子上不好看,一般都會讓上了歲數,有經驗的奶奶們,專門站在油鍋邊,撈油鍋里的饊子、酥饊,稱之為「站油鍋」。炸好的饊子、油香上起小酥泡多,顏色黃脆,大家就會誇讚某某的「手氣好」。

現在過年家家戶戶再不會炸那麼多的吃食了,一般只簡單地炸點擺桌子的東西,粿粿、酥饊這些做起來工序複雜的東西漸漸做的人就少了。年年歲歲,隨着老一輩人的故去,「站油鍋」的人也慢慢換成了年輕人。如今回家過年,一般都是我和嫂子炸油香、饊子和糖扭扭,油鍋就由我這個沒什麼經驗的人來「站」,饊子不是粗了就是太細斷了,要不就是一頭寬一頭窄,沒個形,嫂子鼓勵我說,多炸幾次就好了,可我一年回家的次數也沒幾次,看來「站油鍋」這事,我是學不會了。要母親在,「站油鍋」的人就是她,多希望母親還站在沸騰的油鍋邊,笑盈盈地教我們怎麼炸饊子酥饊。

小年那天,到金山書院,參加了主題為「童話布爾津,淨土喀納斯」迎春詩會,大家齊聚一堂,吟詩作賦,用海子的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暖暖的年味里又充滿了濃濃的詩意,願我們每一個人——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週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1]

作者簡介

馬秀芳,回族,現居新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