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嶗山區荷花社區

嶗山區荷花社區王哥莊遷來的時候,這裡極為荒涼,在花花石南的山洞裡有着一個龐大的貉子「家族」,公然白晝出沒,便被人們稱為「貉子窩」。善良的林氏先祖帶着生命原有的氣質、與天地一切生命相親和的心態,同以撲捉田鼠類小動物為食的貉子「和睦相處」。隨後,姜氏於乾隆末年由姜家村遷至此地,後來王、曲、辛等姓氏也相繼來此定居。20世紀60年代以後,人煙繁盛,傷害有益動物的事情頻頻出現,這窩貉子才不見蹤影。1934年時村民嫌「貉子窩」之名不雅,遂改名為「荷花村」。[1]

中文名: 荷花社區

村莊由來: 清朝乾隆年間林氏先族從王

政區人口: 荷花社區坐落在嶗山支脈的

社區特色: 荷花村因嵌雲裹霧和多奇

目錄

社區特色

荷花村因嵌雲裹霧和多奇峰怪石而被稱為「海岸名石村」。這裡峰恃雲變幻,峰雲相依倚,在什麼樣的季節里,荷花社區里便有什麼樣的雲霧;奇峰怪石在什麼樣的雲霧裡就呈現出什麼樣的韻致。比如那雙扇子石似是楊二郎擔子兩頭挑,如果是夏季立在滾滾雲海里,又像是八仙駕雲過海後,在石上彈琴唱戲乘涼;如果是秋天山間只有一點淡淡的嵐氣飄忽,如同當年哪吒鬧海時將烏龜打入此處,讓它站在山頭鎮守海邊的景象。那山坡上的龜石,如果處在茫茫雲海里,它就好似剛從東海游到岸邊;如果一縷雲紗繚繞在山半腰,它就是一幅烏龜帶領眾小龜奮力爬山的樣子……變幻無窮的雲霧與千姿百態的奇峰怪石構成了荷花村風光景色永遠的新穎。一年四季,你無論什麼時候到荷花村,都會領略到這裡的風光美景。

村莊由來

清朝乾隆年間林氏先族從王哥莊遷來的時候,這裡極為荒涼,在花花石南的山洞裡有着一個龐大的貉子「家族」,公然白晝出沒,便被人們稱為「貉子窩」。善良的林氏先祖帶着生命原有的氣質、與天地一切生命相親和的心態,同以撲捉田鼠類小動物為食的貉子「和睦相處」。隨後,姜氏於乾隆末年由姜家村遷至此地,後來王、曲、辛等姓氏也相繼來此定居。20世紀60年代以後,人煙繁盛,傷害有益動物的事情頻頻出現,這窩貉子才不見蹤影。1934年時村民嫌「貉子窩」之名不雅,遂改名為「荷花村」。

政區人口

荷花社區坐落在嶗山支脈的珠頂山腳下,距王哥莊街道辦事處駐地之西北2公里,依山面水、景色幽美、空氣清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垛具河從村南穿過。王哥莊到青島高新區的旅遊公路和李村到王哥莊的公路,分別從村南、村東經過,是一個有近百戶人家,2004年有186戶,453人。

經濟特色

社區經濟原以農業為主,工副業以鞋幫加工為主。1998年以後,社區緊靠新修的萊青公路,發揮依山傍海的優勢,集資搞房地產開發。為徹底解決社區居民吃水難的問題,社區籌資22萬元,從5公里外的曉望水庫引來了山泉水。投資對四個塘壩進行清淤、整理和堤壩加固,解決了農業灌溉用水問題。整修了社區內的三條道路,修建了五個涵洞。建起了占地15畝,面積3200平方米的消防培訓中心和占地3畝的飲料廠。整修了一條長260米、寬8米的進社區路,並進行了綠化、硬化了路面。建起了一座3700多平方的網點房。2004年,經濟總收入達2800萬元,人均5849元。

荷花社區具有山莊的特色,煙墩山翥其西,珠頂山峙其北,東臨平疇沃野望大海,南靠王哥莊。煙墩山南北走向,面積約0.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64.7米,山上栽植黑松、刺槐等,因該山頂古時設過狼煙煙墩得名。村北珠頂山半腰中有形態各異的小石林,像扇子、似烏龜、如蛤蟆。傳說雙扇子石是當年二郎神移山填海時用擔子挑來的,八仙過海時還在此石上彈琴唱戲;烏龜石是當年哪吒鬧海時將它打入此處鎮守海邊的;元寶、拴馬、風涼樓等奇石的鬼斧神工,都有着妙趣橫生的傳說。每逢初春,艷紅似火的山花,把奇石裝點的分外妖嬈,造就了一幅巧奪天工的立體壁畫,給人平添了許多綺麗的遐想,同時也為該社區披上了一層迷幻神奇的面紗。

村中有塊圓柱體的「朝天柱」,呈黛黑色,突兀高昂,皴縫扭曲,中多蝕洞,極類太湖石,但其下卻根結山石,堅不可移。據地質學家考察推斷,這是一塊嶗山特有的海蝕石,早在億萬年之前,經過海浪衝擊造就了這塊奇石。而今村民以「朝天柱」為中心,依據地勢高低次第建成的民房,以及房前屋後那蔥蘢的樹木和招展的花枝,顯現出一種清麗靜謐的山鄉風貌。在這裡舉目遠望,不僅可見「山間一徑牛羊走」,而且能「林下頻聞雞犬聲」。近年來硬化的幾條路和村南新建的幾棟樓房,已顯示出城市化對這裡的輻射和影響。

荷花社區原有耕地360餘畝,山巒350餘畝,現有耕地275畝。該社區經濟原以農業為主,村中副業以鞋幫加工為主。長期以來村民過着上山采樵下田種秫,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山巒現已植生態經濟林320餘畝,栽植黑松、蘋果、杏、山楂等。集資搞房地產開發,當年便大見成效。改革開放為荷花村帶來了巨大變化,這裡已是「戶戶山花映彩霞,家家門前平路開;百鳥林前繞舌過,海外遠客紛紛來」,成了投資開發的新熱點,變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型村莊。

視頻

荷花社區開展家庭教育與安全出行宣傳活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