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堯舜禹(電視劇)

 堯舜禹

來自 新浪博客 的圖片

中文名 堯舜禹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陳家林

編 劇 巴根

集 數 80

類 型 古代傳說

在線播放 平台土豆網

堯舜禹:講述了黃帝後裔,自小聰慧,走天下拜師求學。學成後治理唐地,教民種五穀、漁獵,被稱為「聖堯」。堯從哥哥手中接任帝位,勵精圖治使天下盛平。堯把天下封為12州,史稱「堯封」。堯晚年從「天下為公」的理想出發,到處訪賢要把「天下人的天下」禪讓給天下最賢者。 [1]

目錄

劇情簡介

講述了堯為黃帝後裔,自小聰慧,走天下拜師求學。學成後治理唐地,教民種五穀、漁獵,被稱為「聖堯」。堯從哥哥手中接任帝位,勵精圖治使天下盛平。堯把天下封為12州,史稱「堯封」。堯晚年從「天下為公」的理想出發,到處訪賢要把「天下人的天下」禪讓給天下最賢者。

於是把帝位禪讓給大賢大德的舜。 舜接位後鞏固了各部落團結和聯盟,開創了「堯天舜日」的盛世天下。舜年邁以後也親自訪賢,也要把帝位禪讓給天下最賢能者。舜讓鯀治水,鯀治水失敗,投水自盡。舜三請鯀的兒子禹出山治水。禹不負眾望,新婚三天便到工地治水,十幾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把黃河引入了大海。舜把帝位禪讓給了大禹。大禹年老,也想把帝位禪讓給輔其治水的伯益。但是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禹的兒子啟接了帝位,終結異族禪讓制,建立了中華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

角色介紹

堯:(前2377—前2259年),祁姓,陶唐氏,名放勛,起初被封於陶,後遷徙到唐(今臨汾和襄汾),所以又稱唐堯,中國傳說歷史中的人物,是五帝之一。堯有聖德,有如天之涵養,如神之微妙,如日之光照臨天下。這位德化廣大的堯深受人們的愛戴。傳說堯曾設官掌管天地時令,觀測天象,制定曆法,敬授民時,諮詢四岳,用鯀治水,征伐苗民,推行公平的刑法。堯實行上述措施,使得萬邦和睦共處,友好交往,共同組成了中原部落大聯盟,出現了國家雛形。堯選擇舜為其繼任人,死後由舜繼位。這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推崇的禪讓。

舜:是中國傳說歷史中的人物,是五帝之一。名重華;生於姚墟,故姚姓,冀州人,都城在蒲阪(今山西永濟)。舜為四部落聯盟首領,以受堯的「禪讓」而稱帝於天下,其國號為「有虞」。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號,故後世以舜簡稱之。並也是歷史重瞳之人。儒家思想的源頭在舜帝。

禹: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說法),字(高)密。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後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但也有說法認為禹應為顓頊六世孫)。其父名鯀,被帝堯封於崇,為伯爵,世稱「崇伯鯀」或「崇伯」,其母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傳,禹治理黃河有功,受舜禪讓而繼承帝位。在諸侯的擁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國號夏。並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後人稱他為大禹。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上(今浙江紹興市南),仍存禹廟、禹陵、禹祠。從夏啟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他。

參考來源

  1. 電視劇《堯舜禹》全集_(第1-80集)劇情簡介大結局_天海翼_... 2013年4月28日 中文名:堯舜禹 製片地區:中國 導演:陳家林 編劇:巴根 集數:80 預計開播時間:2014年 堯舜禹劇情簡介 講述了堯為黃帝後裔,自小聰慧,走天下拜師求學。學成後治理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