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尊天敬祖》,副標題:當代華人基督徒對祭祖的回應,作者: 麥兆輝,譯者: 顧瓊華,出版: 浸信會出版社,初版: 2008年10月,頁數: 416,尺寸: 153 × 229 mm,ISBN: 9789629337476。

基督徒(希臘語:Χριστός,拉丁語:Christianus),是跟隨基督教[1]、耶穌的生平與教誨的天主教、東正教、新教教徒的統稱。意為「基督的支持者」,出自聖經,在《新約》裏出現過三次,在安提阿耶穌基督的追隨者被首次稱為「基督徒」,按照聖經[2]的紀錄,從初代教會聖保羅在安提阿教會聚集起首,他們被稱為基督徒。

目錄

內容簡介

祭祖問題,可以說是華人接受福音的最大障礙與絆腳石。若不解決,我們便很難奢望華人能大規模地信主:只因每到一些重大的節期,如端午、中秋、重陽、過年,以及親人的過世、喪葬、忌日時,基督徒就不得不面對這些文化與禮儀上的衝擊,卻又常常找不到出路!

基督徒就不得不面對這些文化與禮儀上的衝擊,卻又常常找不到出路!基督徒信主,就得背負著不孝子孫的罪名?甚至因為教會中對祭祖有著不同的教導、做法,基督徒要面臨二度的撕裂?為了更全面而深入地解決這個問題,麥兆輝牧師、博士,寫下了《尊天敬祖──當代華人基督徒對祭祖的回應》一書,幫助您對祭祖能有更清晰的概念,以及在眾說紛紜當中找到一條出路。

目錄

再版自序

周序

張序

羅序

自序

引論

上篇:祭祖的范模轉移

第一章:定向期--祭祖的社政模式

社會轉變:尋根溯祖

初民信仰:祭祀禮儀

封建社會:宗法政制

倫理道德:尊天敬祖

第二章:反向期--祭祖的宗教模式

天域:祖先天帝化

神界:祖先神仙化

鬼府:祖先鬼魂化

第三章:回向期--祭祖的文化模式

孝德與尊敬祖先

誠敬與拜祭祖先

忠順與記念祖先

中篇:基督教與祭祖的會遇

第四章:唐朝景教--宗教會遇

阿羅本:福音教士及傳譯員

景淨:跨信仰的傳譯員

景教教會與祭祖

第五章:明清天主教--文化會遇

耶穌會修士:儒家調適法

禮儀之爭

天主教教會與祭祖

第六章:清末更正教--社政會遇

更正教宣教士在祭祖問題上的爭議

丁韙良:社會改革

戴德生:拯救靈魂

更正教教會與祭祖

下篇:祭祖在中國基督教的重新定位

第七章:從聖經與神學角度看中國的祭祖--處境倫理

《歌林多前書》第八至十章的指導原則

建構中國本色化的神學框架

處理祭祖的可行建議

第八章:從牧養角度看「以人為祖」的祭祖--祭儀的超越

祭祖的儀式

祭祖的背後信仰

祭儀的轉化

祭儀的超越

第九章:從宣教角度看「以天為祖」旳祭祖--聖禮的超越

「天」的含意

「天」的禮儀

「天」的使命

聖禮的超越

新的展望

結論

注釋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曆史,搜狐,2021-03-03
  2. 《聖經·舊約》我鐘愛的115個句子,搜狐,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