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對雪
圖片來自紅動中國網

對雪是一首七言絕句,為借景抒懷之作,此詩描寫了雪花的潔白、晶瑩以及蕩滌邪惡的品質,表現出詩人對雪花的喜愛和掃除惡濁、不平事的志向。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情由景起,景為情染。

目錄

原文

高駢〔唐代〕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盡人間惡路岐。

譯文

雪花飄舞着飛入了窗戶時,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枝因雪覆蓋而似白玉一般。

此時正好登上高樓去遠望,那人世間一切險惡的岔路都被大雪覆蓋了。

鑑賞

  這是一首借景抒懷之作,寫得別具一格。

  詩人坐在窗前,欣賞着雪花飄入庭戶,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變成了潔白的瓊枝,整個世界都變得明亮了。於是詩人想到此時如果登上高樓觀賞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嶇(qíqū)難走的道路都將被大雪覆蓋,展現在眼前的將是坦蕩無邊的潔白世界。

  高樓四望,一片潔白,詩人希望白雪能掩蓋住世上一切醜惡,讓世界變得與雪一樣潔白美好。結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與不平。

創作背景

  高駢是晚唐名將,常年在邊關領兵抵禦党項、西蕃侵犯,屢建奇功。他雖以武功名世,卻似乎繼承了其祖高崇文的遺傳基因,能詩善書。這首詩為高駢年輕時的作品,是他欣賞雪花飄入庭戶時所作。

簡析

  《對雪》是一首七言絕句,為借景抒懷之作,此詩描寫了雪花的潔白、晶瑩以及蕩滌邪惡的品質,表現出詩人對雪花的喜愛和掃除惡濁、不平事的志向。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情由景起,景為情染。全詩描摹生動,托喻精微,以輕緩的節奏、細膩的筆法,描摹出自然景色的微妙變化,寫得別具一格。

高駢

高駢(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縣(今河北景縣),先世為山東名門「渤海高氏」。唐朝後期名將、詩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高駢能詩,計有功稱「雅有奇藻」。他身為武臣,而好文學,被稱為「落雕侍御」。《全唐詩》編詩一卷。[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