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實驗核物理》,有關實驗核物理的基本著作。埃·塞格雷主編。約翰·威利父子公司和卡普曼—霍爾有限公司分別在紐約和倫敦出版,共3卷,前2卷出版於1953年。第3卷於1959年問世,隨之相應於2年後被譯成俄文。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共有12部分,埃·塞格雷撰寫了前言和第8部分,其餘各部分別由相應領域的11位學者寫成。第1卷包括5部分,正文共766頁。第1部分介紹了進行粒子探測的基本原理、使用的電子設備以及各種計數管、探測器和雲室的典型結構與應用方法等。第2部分描述了重粒子、β射線和γ射線穿越物質的過程及所引起的各種效應。第3部分討論了核矩和核統計學,其中包括核與原子場及分子場的相互作用,測量核矩及進行核統計的實驗方法,最後討論了一些測量結果。第4部分介紹了二體問題及核結構,同時也簡要敘述了三體、四體以及與重於氦的一些與核有關的問題。第5部分討論了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偏轉和聚焦,同位素的相對濃度以及同位素重量的測量。第2卷包括第6、7部分,共586頁。第6部分首先介紹了守恆定律、核反應產額和截面的概念及測量、核模型、核能級寬度以及核反應進程等,然後介紹了核反應的複合核模型和色散理論及其應用範圍,討論了共振核反應、非共振區內的核反應、氘核反應、核反應中的輻射過程、裂變反應以及高能核反應等。第7部分主要討論中子的特性、中子的探測方法、中子與原子核及各種物質的相互作用以及熱中子的相干散射等。第3卷包括第8—12部分,正文共802頁。第8部分討論了放射性衰變,介紹了連續衰變理論、核衰變的統計性以及衰變常數的測量。第9—11部分分別討論了α放射性、γ射線和β射線。系統地描述了它們各自的特徵和衰變機制以及能量和能級壽命等的測量方法。第12部分簡要介紹了當時已有的各主要類型加速器的結構、性能和特點。本書內容豐富、全面,結構合理、理論與實驗的敘述緊密結合,各個部分自成體系,便於從事不同工作的人學習、查閱。書內列出的大量數據和文獻,為希望作深入研究的人提供了方便。本書出版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實驗核物理工作者經常查閱的最重要的參考書。直到今天,書中敘述的基本概念、探測原理、實驗方法甚至某些實驗設備,仍在給定領域內發揮着主導性作用。

作者簡介

埃·塞格雷(Emilio Segre,1905— ),美籍意大利人,1928年畢業於羅馬大學。早年從事X射線和原子光譜的研究,在禁戒譜線、二次塞曼效應及分子射線等研究中的成果都具有深遠的意義。30年代初,與費米共同從事以中子轟擊物質的研究,3年內發現了約40種新放射性物質。1934年,在用中子轟擊鈾的實驗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同年秋,發現了慢中子效應。1937年,與佩里埃合作,用伯克利的回旋加速器發現了第1個人工放射性元素鍀。1938年移居美國,任加州大學副研究員。1941年,與西博格等人成功地製備了同位素鈈,1943—1946年期間,在奧本海默領導的洛斯一阿拉莫斯實驗室工作,在製造原子彈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1944年加入美國籍,同年成為物理學教授。1946年重返加州大學任教並開始從事對反物質的研究,1955年與張伯倫等人成功地證明了反質子的存在,解決了物理界近30年懸而未決的難題。為此,兩人共享195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學會和哲學學會的會員。主要著作有《從X射線到夸克》及《核與粒子》等。

工具書的特點

1、從編輯目的而言,它主要供查考、檢索而非通讀[1]

2、從編排方法而言,工具書總是按某種特定體例編排,以體現其工具書性,易檢性。

3、從內容而言,廣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知識、信息比較成熟可靠,敘述簡明扼要,概括性強[2]

視頻

實驗核物理 相關視頻

中國科學院院士、核物理學家陳佳洱朗讀《我的信念》
原子彈和氫彈有什麼不同?核彈爆炸蘊含着哪些核物理科學?

參考文獻

  1. 工具書,絕不像你想的那樣簡單,人民數字聯播網,2020-05-13
  2. 工具書的特徵,豆丁網,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