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孫光榮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孫光榮漢族,1941年11月出生於湖南瀏陽 ,祖籍安徽廬江,中醫文獻學家,中醫教育家,中醫臨床專家[1]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 [2],國醫大師 ,北京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研究員教授,博士後導師[3]

孫光榮於1974年7月任柏嘉公社醫院醫師;1978年任職於湖南省中醫藥研究所;2000年正式退休,後獲聘為北京中醫藥大學遠程教育學院副院長 ;2014年入選第二屆「國醫大師」[4] ;2015年當選「中國中醫藥新聞人物」,1月獲聘為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研究院院長[5] ;2020年當選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2022年1月獲聘為中國冰雪「醫療衛生保障特聘專家」。

孫光榮長期從事中醫臨床診療工作和中醫藥文獻研究 ,擅長治療中醫內科、婦科疑難雜症,特別是腦病、腫瘤、脾胃病以及婦科帶下病等,對情志病及中醫養生亦有研究。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中醫文獻學家、中醫教育家、中醫臨床專家、國醫大師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湖南瀏陽

出生日期----1941年11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醫療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4年入選第二屆「國醫大師」,2020年當選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

代表作品----《醫用文言基礎學》、《中藏經校注》、《中藏經語譯》

人物經歷

1941年11月,孫光榮出生於湖南瀏陽。

1964年,隨父行醫。

1974年7月,任柏嘉公社醫院醫師。

1978年,任職於湖南省中醫藥研究所。

2000年,正式退休,後獲聘為北京中醫藥大學遠程教育學院副院長。

2014年,入選第二屆「國醫大師」。

2015年,當選「中國中醫藥新聞人物」;1月,獲聘為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研究院院長。

2020年,當選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

2022年1月,獲聘為中國冰雪「醫療衛生保障特聘專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孫光榮
 

來自 中國網 的圖片

孫光榮倡導「中和醫派」,首創並總結「中醫辨治六步程式」,確立中醫優勢病種,研製出系列經驗方。

孫光榮帶頭創建了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文獻信息研究所和湖南省中醫藥科技信息中心。

學術論著

截至2019年11月,孫光榮已發表論文158篇,出版著作23部,其主要專著有《醫用文言基礎學》《中藏經校注》《中藏經語譯》《中國歷代名醫名術》《中醫經典養生名言錄》《中風康復研究》《炎症的中醫辨治》《神經系統疾病的中醫辨治》《中醫養生大全》等。

學術思想

孫光榮提倡「中和」學術思想,提出中和思想、中和辨治、中和組方,形成「調氣血、平升降、衡出入」的診療思想。

科研獎勵

截至2016年1月,孫光榮已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二等獎1項,亞太地區經貿博覽會金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屆全國中醫藥科普圖書著作獎一等獎1項,國家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省級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獎項。

學術交流

截止2019年10月,孫光榮已在中國國內外主講中醫藥文化及養生專題100餘場。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2015年7月 第三屆岐黃論壇 北京
2019年9月 全國中醫藥傳承創新與健康產業發展黃河論壇 開封
2021年10月 長三角中醫藥高質量發展高層次專家研討會 上海
2022年7月 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高峰論壇 長沙
2022年11月 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三屆慢病管理學術年會 線上
2023年4月 中華中醫藥學會慢病管理高峰論壇 長沙

人才培養

指導學生

截至2022年4月,孫光榮工作室已吸收弟子56人,承擔、完成了第一、二、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近1000名主任醫師的培訓工作 ,如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楊宇飛等都是他的學生。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14年 第二屆「國醫大師」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
2019年 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
2020年 湖南省名中醫
2020年 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 中國中醫科學院
中醫藥金話筒獎
國家自學成才獎章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社會任職

2013年12月,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顧問

孫光榮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2015年7月,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5年10月,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身醫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顧問

2016年6月,中華中醫藥學會改革與發展研究分會第一屆委員會顧問

2016年11月,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第三屆委員會顧問

2016年12月,中華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分會第一屆委員會顧問

2017年6月,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館聯盟名譽主席

2017年11月,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第六屆委員會學術顧問

2019年10月,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文化建設總指導

2019年11月,中華中醫藥學會繼續教育分會第四屆委員會顧問

2020年8月,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第四屆委員會顧問

2023年3月,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館共同體永久名譽主席

澳門科技大學榮譽教授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改革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

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學普及委員會委員

湖南中醫藥大學顧問

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名譽院長

長春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

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南省第七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南省第八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北京同仁堂中醫大師工作室顧問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學普及專家委員會委員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繼教委員會委員

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

中華中醫藥學會文化分會學術顧問

中華中醫藥學會繼教分會第一任主任委員

吉林省中醫藥改革發展諮詢專家委員會特聘首席顧問

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執行委員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主編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終身研究員

個人生活

家世背景

孫光榮出身於瀏陽中醫世家,5歲即被父親視為「可傳衣缽之才」,10歲正式隨父習醫,後師承李聰甫,苦研「東垣學派」,至此完成了從中醫臨床實踐橫跨中醫文獻理論研究的飛躍。

人物評價

「「孫老(孫光榮)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和中醫藥學術進步付出了巨大的辛勞和傑出的智慧,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時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勇評)

「孫光榮是現代湖湘中醫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堅持思想創新,與時俱進,積極將中醫藥事業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開創了中醫藥遠程教育事業,促進了中醫藥在基層、邊遠地區的傳播與推廣,為有志於從事中醫藥事業的學子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時任湖南省副省長何報翔評)

「孫光榮的學術思想和中醫歷程是激勵後輩學人靜心修身、潛心問道的榜樣力量。」(時任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靳琦評)

「孫光榮一直以中醫藥人才培養為己任,是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的主要創始人,為中醫藥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時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長張欣霞評)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忠言商國是,仁術濟民康。」(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王首道題詞)

「孫光榮為中醫藥文化傳播、中醫藥事業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長沙晚報網評)「孫光榮在中醫藥醫療、保健、教育、科技、產業、文化各個領域都貢獻卓著,感動業內外,蜚聲海內外,真正無愧為一代『明醫』。」(《中國中醫藥報》評)

視頻

國醫大師孫光榮:,患癌先看中醫, ,在現實生活中 2020年3月8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