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寶東歸以嚶其鳴矣求友聲為韻作古詩七章寬
子寶東歸以嚶其鳴矣求友聲為韻作古詩七章寬 |
作品名稱:子寶東歸以嚶其鳴矣求友聲為韻作古詩七章寬 創作年代: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孫應時 |
子寶東歸以嚶其鳴矣求友聲為韻作古詩七章寬是南宋官員、詩人孫應時的作品之一。
目錄
正文
1、一年三送君,到家能幾程。 白雲耿我懷,更想啼孩嬰。 過門道無恙,憂端幸少平。 因之慰猿鶴,無為長怨聲。
2、宇宙歸一概,時勢相重輕。 人心太行山,我道如砥平。 沈吟百年事,俛仰萬古情。 五窮未可送,鬼語方嚘嚶。
3、傾城事行樂,春台日熙熙。 掩關獨愁思,誰能赴幽期。 故山隔湖活,浮雲翳晴曦。 由來武安客,豈復知魏其。
4、哲人重出處,外物非所榮。 鳳包不吸粟,鴻冥安可矰。 早知屠羊肆,無所用三牲。 儻來變儻去,不平何足鳴。
5、歲寒松柏蒼,波動金石止。 物生不自別,有時正須此。 真源在極致,空談非實理。 玉汝其或成,造物恩大矣。
6、弱齡抱微尚,實恥為身謀。 頗依夷惠間,不擇趙魏優。 意行忘坎穽,失腳復何尤。 但存斗升養,過此今無求。
7、教不貴多言,小知非大受。 力久有天得,海涵耐用負。 少年今白髮,誰與鞭其後。 詩來讀百過,君真吾畏友。[1]
作者簡介
孫應時(1154—1206)紹興餘姚人,字季和,號燭湖居士。孫介子。師事陸九淵。孝宗淳熙二年進士。授黃岩尉,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與定交。丘崇帥蜀,辟入制幕,嘗策言吳曦將叛。徙知常熟,秩滿,郡守以私恨誣其負倉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為代償,守益怒,坐貶秩。寧宗開禧二年起判邵武軍,未赴而卒。[2]
生平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出生,字季和,號燭湖居土。南宋餘姚人。少時從理學家陸九淵學業。
淳熙二年(1175年)中,進士,初為黃岩尉,有惠政。常平使者朱熹重之,與定交。
慶元二年(1196年)四月至慶元五年(1199年)六月任常熟知縣。上任即行修志,創修邑首部縣誌《琴川志》15卷,圖1卷。離任時,郡守挾嫌誣其虧空倉粟三千斛,常熟市民感其德,爭相擔負代償。郡守益憎惡,貶其官秩
開禧二年(1206年)移通判邵武軍,未上任而卒。[3]
主要作品
著有《燭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