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是漢語詞彙,拼音是zǐ wǔ,意思是南北。出自《宋史·天文志一》。
[1]
[]
|
釋義
1.指南北。古人以"子"為正北,以"午"為正南。
2.指夜半和正午。舊時計時法,以夜間十一時至一時為"子"時,以白晝十一時至一時為"午"時。
3.見"子午谷"。
出處
唐·蘇頲《唐長安西明寺塔碑》:「揆陰陽之中,居子午之直,叢依觀閣,層立殿堂。」
《宋史·天文志一》:「 南陽 孔定 制銅儀,有雙規,規正距子午以象天;有橫規,判儀之中以象地。」
康有為 《上清帝第六書》:「若針之子午未定,舵之東西遊移,則徘徊莫適,悵悵何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