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奧杳天主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奧杳天主教堂是一座古老的天主教堂,位於福建省永定的一個小山村---奧杳,該天主教堂系清同治十三年(1874)由緬甸歸僑黃玉衍牽頭興建,為中世紀哥特式建築,長25米,寬12米,高13米(鐘樓尖頂15米),可容300多人。曾有西班牙和法國籍的傳教士在此傳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龍巖市最早的天主教堂。

教堂簡介

繼奧杳之後於城關,圭竹等地也相繼建有教堂,多處設天主教公所,至民國初期,全縣有教徒200餘人。客家人雖是泛神論者,可在這個窮鄉僻壤,一百多年前就有了這個「泊來品」----洋教的存在,並一直到今,不能不說是個謎。可知雍正元年(1723年)清政府就曾頒發有「禁教令」,至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58年)簽訂《天津條約》,方准許外國傳教士到內地自由傳教,之後的短短十餘年時間,天主教便在閩西這個貧瘠偏僻的客家山區立足,面臨着與中國傳統信仰的衝突,它的立足和發展的根基是什麼呢?

客家人自明朝中葉開始,出於謀生的需要,大量向海外尋求發展空間,目的地多為東南亞地區,以上地區當時多為西方國家殖民者征服,客家華僑客觀上與西方的洋教有了接觸條件;外出發達的華僑返鄉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另外客家人「逢神就拜」、「為我所用」的信仰兼容性也為洋教楔入提供了空間;最關鍵的是,當初的客家人作為當地的後住民,其經濟、社會各方面都處於邊緣狀態,有融入社會和尋求保護的需要,加之客家人「耕讀為本」的發家傳統,天主教進入客家地區傳教的第一步,是從開辦學校開始的,當初奧杳天主教堂還建有求是學堂一所(1929年停辦),這些都符合了當時客家人的現實需要。

哥特式的由來

在中世紀的歐洲,繼仿羅馬式教堂[1]之後,興起的是歌特式教堂。哥特式教堂產生於西歐11世紀後期興起了繁榮的城市經濟有關。在西歐的許多城市中,手工業和商業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城市之間除了經濟、政治上的競爭,也帶來教堂建築的競爭,每一城市都以能建立美麗雄偉的教堂為榮。基於這一背景,這一時期的哥特式教堂從外島內都十分瑰麗華美,即盡奢華之能事,使之成為城市經濟繁榮的象徵。

哥特式的教堂最初從法國的巴黎開始興建,其發展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從 12 世紀開始持續到 13 世紀的 50 年代,強調零散結構的遞增和高度的增加,如著名的巴黎聖母院。第二階段,十分重視裝飾性的處理,並開始追求豐富多彩的整體視覺效果,如德國科隆大教堂。第三階段,除仍保持自身的基本特點外,裝飾效果的變化已脫離了視覺上應有的結構整體性,如英國劍橋皇家學院禮拜堂[2]

參考文獻

  1. 羅馬式教堂建築藝術,新浪博客,2008-05-30
  2. 劍橋國王學院及禮拜堂,搜狐,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