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大衰退年代》,副標題:宏觀經濟學的另一半與全球化的宿命,[美] 辜朝明(Richard C.Koo) 著,楊培雷 譯,出版社: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隨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1],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2]

目錄

內容簡介

《大衰退年代:宏觀經濟學的另一半與全球化的宿命》呈現了宏觀經濟學的全新理論,為應對停滯挑戰和困擾許多發達國家的收入不平等惡化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自2008年大衰退以來,絕大多數發達國家深陷停滯。為實現通貨膨脹和增長目標,貨幣安排已經達到很高水平,然而,中央銀行和政府不斷重複着失敗的政策和結果,公眾有理由對當局和經濟學家產生懷疑。

辜朝明,經濟學界的著名思想領袖,資產負債表衰退概念的創造者,激發了關於當前債務的全球政策辯論。

《大衰退年代:宏觀經濟學的另一半與全球化的宿命》介紹了具有洞見的新概念——被追趕經濟體。這個概念表明,隨着經濟體進入不同的發展階段,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有效性已然發生變化。

《大衰退年代:宏觀經濟學的另一半與全球化的宿命》還界定了當前發達國家面臨的經濟與政治困境的核心驅動因素,並為其在新全球環境下向前發展指明道路。

作者介紹

辜朝明,野村證券研究院(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的首席經濟學家,負責向日本的證券公司野村證券及其客戶提供獨立的經濟和市場分析報告。人所知的是他提出的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在過去30年裡,辜朝明向日本數位首相提出過建議;在過去的10年裡,關於如何更好解決泡沫後經濟和銀行問題,他向西方國家政府和中央銀行提出了大量的建議。在1984年加入野村證券之前,作為美國公民的辜朝明先生是美聯儲紐約分行的經濟學家。此前,他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博士研究生。除了作為首位非日籍人士參與制定日本的五年經濟計劃外,還作為訪問教授任教於東京早稻田大學。現在,他是位於華盛頓特區的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的高級顧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