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葉山螞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有關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大葉山螞蝗

學名 : (Desmodium gangeticum (L.) DC.)

別名 : 毛莢山螞蝗大葉山綠豆

屬性 : 草本植物。

科別 : 使君子科(Combretaceae)欖仁屬(Terminalia)

原產 : 原產於亞洲、非洲熱帶地區

分布 : 臺灣中南部低海拔 300~900 公尺灌叢或次生林中。 [1]

植物特徵

葉: 單葉互生,托葉狹三角形或狹卵形,葉柄長,密被直毛和小鉤狀毛;小葉紙質,大小變異大,長橢圓狀卵形,有時為卵形或披針形,先

   端急尖、漸尖或銳形,基部截形或近圓鈍狀,全緣葉,略波狀。

枝: 莖直立、近直立或略匍匐,紙質,葉面灰綠,羽狀脈,柔弱,稍具稜,枝條疏或密被柔毛,分枝多。

花: 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但頂生者有時為圓錐花序,總花梗纖細,被短柔毛,花冠綠白色旗瓣倒卵形,基部漸狹,具不明顯的瓣柄,翼瓣

   長圓形,基部具耳和短瓣柄,龍骨瓣狹倒卵形,無耳;子房線形,被毛,花柱上部彎曲。

果: 莢果,線狀,扁平,密集,略彎曲,腹縫線稍直,背縫線波狀,有莢節 6~8,莢節近圓形或寬長圓形,呈穗狀,被鉤狀短柔毛。 [2]

生活適用

(一)適用: 1.作綠肥及飼料用。

         2. 大葉山螞蝗的莖葉,全年可採,鮮用或曬乾。
         3. 治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炎,腰痛、乳腺炎、農藥中毒、失眠、手汗、毒蛇咬傷。

(二)內服:1.失眠:大葉山螞蝗、彌猴桃根,用水煎煮,飲服。

         2.腹瀉:根莖適量,用水煎煮,飲服。
         
         3.筋骨酸痛:大葉山螞蝗、紫莖牛膝、海州骨碎補,半酒水煎煮,飲服。
         4.風濕關節炎:大葉山螞蝗,浸酒,飲服。
         5.皮膚病:大葉山螞蝗、芫荽,泡酒,塗患部。
         6.全身搔癢:大葉山螞蝗,用水煎煮,飲服。
         7.解毒:大葉山螞蝗,浸酒,飲服。
         8.跌打損傷:大葉山螞蝗,浸酒,飲服。

(三)外用: 適量,搗敷;或製成膏劑塗搽。治跌打損傷、止痛消腫。 [3]

調理和藥用

藥用: 全草可入藥,具祛風活絡,解毒消腫。

性味:味甘,微辛,入肺、腎二經。

效用:散瘀止痛、止血止痛、解毒止癢、安神止汗功效。 [4]

附加說明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二卷(增訂一版) 大葉山螞蝗p306

呂福源 等著 臺灣樹木圖誌 第一卷 民95年版 180-181頁 大葉山螞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