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明湖周邊名勝古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明湖畔

來自網絡的圖片

大明湖周邊名勝古蹟大明湖歷史悠久,紀念古人政績、行蹤的建築以及自然景觀很多,諸如歷下亭、鐵公祠、小滄浪、北極閣、匯波樓、南豐祠、遐園、稼軒祠等,引得歷代文人前來憑弔、吟詠。唐代以後的歷代詩人,都留下了著名的詩篇。」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值得一去的古蹟景點。[1]

1、遊船碼頭前的南門牌坊

單是在大明湖遊船乘船處——南門碼頭前,就有一個大明湖標誌性建築,那是聳立在大明湖南門的牌坊。

牌坊高8.38米,闊14.7米,立於石砌台階之上。為五間七踩重昂單檐式,坊頂呈「三階錯落」式,上覆金黃色琉璃瓦,飛檐起脊,造型優美,富麗堂皇,作為大明湖歷史的開端再適合不過了。

牌坊匾額上有「大明湖」三個鎏金大字,為清代嘉慶年間山東登州人於書佃所書。牌坊兩邊各有一條小溪,溪水是珍珠泉、濯纓泉等諸泉水匯流到百花洲,之後注入大明湖。整個建築在陽光映照下,金碧輝煌,熠熠生輝,於是人們稱它為「丹坊耀日」。

2、乘船遠望超然樓

不管大明湖遊船處在哪個位置都能看到超然致遠景觀的載體——超然樓。樓始建於元代,《歷城縣誌》記載,元代學士李泂建大明湖水面亭後,又建超然樓。

李泂(1274~1332),字溉之,山東滕州人。學士風雅,文思俊逸,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參加《經世大典》的修纂。書成後,引疾告歸,僑居於濟南大明湖畔其別墅超然樓,後此樓坍塌成瓦礫。

2009年大明湖擴建,遵其舊制,加以修復。重建後的超然樓,為一鋼筋混凝土仿木樓閣式建築,坐落在寬大的花崗石台基上,瓦面及附件、門、欄杆等採用銅質材料,匾額和抱柱採用掐絲景泰藍銅工藝製作,建築面積5673平方米,樓高51.7米,上下共七層,有電梯可直達樓頂,頂層觀光,為江北第一樓。

3、乘船近看九曲亭

等大明湖遊船過翠柳屏、玉帶橋以西,有石橋蜿蜒湖中,橋末端有亭翼然,六角攢尖,名九曲亭。此亭精美,選址亦佳。九曲亭,又名藕亭。六角攢尖,單檐寶頂,位於大明湖景區稼軒祠北湖畔。此亭原名覺漚亭,今稼軒祠原為李(鴻章)公祠,此亭為其一部分。

4、鐵公祠

鐵公祠。在大明湖西北岸,為民族形式的庭園。占地6386平方米,包括鐵公祠八角亭、湖山一覽樓、小滄浪等建築。是大明湖中的園中園,1979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鐵公,即鐵鉉,字鼎石,河南鄧州人,明朝兵部尚書、山東布政使。建文二年(1400年),明燕王朱棣與其侄朱允文爭帝,從北京發兵南下,兵至濟南,鐵鉉固守,燕王屢攻不下,只得繞道進取南京。奪取帝位後,復取濟南,鐵鉉被執,不為屈服,受磔刑而死。後人為表彰他的「忠烈」,故建祠祀之。[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