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民俗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別山民俗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浠水縣清泉鎮花涼亭村,是湖北省首家私人民俗博物館。博物館原為1000多平方米的閒置村禮堂,是由一位退伍軍人私人承辦,現已成為一家簡易的民俗博物館[1],對社會免費開放。目前,已有十多家機關、學校、企業在這裡掛牌建立了「中華文化傳承基地」。
博物館的創建
博物館的創建人走訪大別山區20多個縣市300多個村鎮,廣泛搜集當地瀕臨絕跡的傳統民俗器物。截至目前,經專家整理清點,全部「家當」涉及生活起居、農耕生產、手工技藝、作坊加工、商賈貿易、時令節慶、人生禮俗、民間信仰、民間藝術、民間遊藝10大類,有3000餘種、1萬餘件。搶救性的收集了一些大別山民俗器物,整理民俗文化資料五萬餘字,建立了百餘位民俗文化傳承人的通訊資料,為保存和傳承大別山傳統農耕文化、漁業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豐厚而鮮活的實物見證。
民俗器物
現在的大別山民俗博物館擁有很多的勞動與歷史的沉澱,在博物館中有磨豆漿的原始磨、製作陶器[2]的原始工具、有原始的勞動工具、編草鞋的工藝等等一些歷史遺留下來的文物。在大別山民俗博物館,我們可以體會最原始的勞動人民的生活,感受勞動人民的淳樸,以及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
賦予的意義
博物館的創建人歷盡千辛萬苦廣泛的搜集傳統民俗器物,在他們的努力下,大別山到現在保留了農耕生產、手工藝品、民間藝術等等文化產物。博物館賦予的意義在於它保留了不僅僅是一些傳統的民俗器物,更重要的是傳承中國的這種古老文化,讓我們後代人可以在這種文化的薰陶下,取得更大的進步。
視頻
大別山民俗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博物館未來發展的10大趨勢,搜狐,2018-01-21
- ↑ 中國陶器發展簡史 ,搜狐,201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