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夜坐吟》唐代大詩人李白借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是李白借樂府舊題為女子代言愛情觀。其作年不詳,詹鍈《李白詩文系年》、裴斐《李白年譜簡編》等都沒有為此詩編年。

《夜坐吟》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此詩歌詠男女之間的愛情應當建立在雙方了解,情投意合的感情基礎之上,表現詩人進步的愛情觀及愛情理念。全詩句式多變,層層設疑,引人入勝,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寒冷的冬夜,覺得特別漫長。一個女子久久地坐在北堂沉吟。寒泉結冰,冷月入閨,一燈如豆。發出清冷的寒光,繚着女子的滿面淚痕。燈火忽被寒風吹滅,她更感淒涼,哭得更加悲切。忽然聽見了一個男子的歌聲,她擦乾了臉上的眼淚,停住了悲泣,專注地聽着。歌聲有深意,妾心有深情,情與聲相合,兩情無違背。若有一言不合妾之意,任你餘音繞樑歌萬曲,也不動心。

目錄

作品原文

《夜坐吟》[1]

夜夜寒覺夜長,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月入閨,

金缸青凝照悲啼。金缸滅,啼轉多。掩妾淚,聽君歌。

歌有聲,妾有情。情聲合,兩無違。一語不入意,

從君萬曲梁塵飛。

詞句注釋

⑴夜坐吟:樂府古題,始自鮑照詩《代夜坐吟》,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雜曲歌辭》類。王琦註:「《夜坐吟》,始自鮑照。……蓋言聽歌逐音,因音托意也。」

⑵覺夜長:語出《古詩十九首》:「愁多知夜長。」

⑶北堂:謂婦人居處。《詩經·衛風·伯兮》孔穎達疏:「婦人所常處者,堂也。……房半以北為堂。堂者,房室所居之地。」

⑷冰合井泉:謂天寒井水結冰。閨:女子住室。

⑸金缸:銅製之燈盞。《文選》班固《西都賦》:「金缸銜璧。」呂延濟註:「金缸,燈盞也。」青凝:一作「凝明」,燈之青光凝止不動貌。

⑹金缸:一作「青缸」。

⑺無違:沒有違背。

⑻從:通「縱」。梁塵飛:《太平御覽》卷五七引劉向《別錄》:「漢興以來,善歌者魯人虞公,發由清哀,蓋動梁塵。」《文選》陸機《擬古·東城一何高》:「一唱萬夫嘆,再唱梁塵飛。」

作品鑑賞

李白此詩,襲「聽歌逐音,因音托意」之旨,設為男女敘情之辭,而從女方着筆。鮑照《夜坐吟》以「冬夜」起興,此詩亦然。「冬夜」、「沉吟」兩個七字句,言「坐吟」之時與地。時:「冬夜」;地:「北堂」。「冬夜」自然寒冷,而「北堂」為甚。「冬夜」之長,原不須因寒而後覺知,詩人說「夜寒覺夜長」,蓋以寒之難受而更覺其長也。然而,詩中主人公不顧寒之甚,仍然坐「北堂」沉吟,而且久坐,究竟「沉吟」什麼,詩里沒有說,也不必說,讀下去,自然會明白。「冰合」、「金缸」句,仍為兩個七字句,但換了韻。詩,一般地說,換韻便換意。此處亦然。「水合井泉」,承「夜寒」而來;「月入閨」、「金缸青凝」(一作「青光凝明」),承「久坐」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詩中主人公更悲不自勝,已由「沉吟」而「悲啼」了。究竟為什麼,詩仍然沒有說,需要繼續往下讀。

「金缸滅,啼轉多」。韻換,句式亦換,七字句已換為三字句,節奏顯得更迫促了。時間更往前移,「金缸」滅了;不用說,月也斜了。詩中主人公的情緒,不但「悲啼」,而且「啼轉多」了。為什麼,詩仍然沒有說,還要繼續往下讀。「掩妾淚,聽君歌」。韻和句式都未變,但詩中主人公的情緒卻變了。她已是掩淚聽歌了。歌里說些什麼,詩沒有說,但它所產生的效果卻是驚人的。它一下就改變了詩中主人公那種悲不自勝的情緒,把她「轉多」的「悲啼」一下就鎮住了。這顯示了非常強烈的藝術效果。但這歌為什麼能產生這樣一個效果,詩沒有說,還要繼續往下讀。

下面,又是兩個三字句:「歌有聲,妾有情」。韻變而句式未變。如果說,上面兩個三字句,語似平緩而意卻頓變,那麼,這兩個三字句,語與意都可說是頓變。詩就是這樣逐步向其重心折進。這是詩人的富有特色的精心結構。從這六個字已可望到詩里感情浪潮的高峰,接近上面伏下的問題的答案。原來,詩中主人公的「沉吟」、「悲啼」以至於「啼轉多」,乃是未能獲得愛情的痛苦所致,而這歌聲里卻有一種與「妾情」相通的東西,它把詩中主人公從沉痛中喚醒。這就是情,情的力量。真是「何物人間情一點」,簡直可以貫金石而俱穿。接着,詩中寫出這種情的特點:「情聲合,兩無違。」原來,這是把兩顆心完全貼在一起的情,無怪乎它能產生這麼大的力量。這也是韻變而句式未頓變。因為這六字與前六字,既緊緊相連,而又有其重要進展。問題的全部答案就揭示在這裡。詩至此,似已無話可說了;但作者又翻出了一層新意。這裡一個五字句、一個七字句,是從反面來一個假設,言如果歌里有一句不中(入,中、去聲)意的話,那麼,不管它怎麼多,怎樣美妙,就像陸機的詩所說:「再唱梁塵飛」,或如劉向《別錄》所說:「盡動梁塵」,把屋樑所有的灰塵都驚起來,也就像鮑照的詩所說「萬曲不關心」了,不聽了。從君,任你。這就從反面強調了感情的可貴在於:真摯、純潔,不容羼入半點塵埃;否則,就一文不值。

這首詩,韻凡四變,句式凡三變。不像鮑照之作,一韻到底,句式不過一變。蓋以騰踏之勢,步步設疑,層層折進,引人入勝。入後,既揭示其底蘊,又從反面來一筆,把要強調的情強到最高的程度。這是詩的價值。在以前的樂府里是沒有過的,也不是鮑照的那首隻寫到「體君歌,逐君音。不貴聲,貴意深」的同題之作所能比擬的。

名家點評

鍾惺、譚元春《唐詩歸》:鍾云:「悲啼」字不悲,悲在「照」字(「金缸青凝」句下)。鍾云:入微。詩樂妙理,盡此十二字中(「歌有聲」四句下),譚云:「從君」二字,嬌甚,恨甚。似鮑參軍「體君歌,逐君音,不貴聲,貴意深」,而以「一語不入意」二句,露出太白爽快聰俊之致。

唐汝詢《匯編唐詩十集》:唐云:沉着宛轉,曲盡閨思,猶恨末語決絕,少《國風》溫潤話頭。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夜坐吟》始自鮑照。其辭曰:冬夜沉沉夜坐吟,含情未發已知心。霜入幕,風度林;朱燈滅。朱顏尋。體君歌,逐君音;不貴聲,貴意深。」蓋言聲歌逐音,因音托意也。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空谷幽泉,琴聲斷續。恩怨爾汝,昵昵如聞,景細情真。結語從鮑照詩翻案而出。

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嚴云:疊字是奇處,是惡處。又云:語情幽異,絕似長吉。

作者簡介

李白[2](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為其故鄉。其家世、家族皆不詳。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3]

視頻

李白:不朽的詩人

大詩人李白

參考資料

  1. 《夜坐吟》 詩詞文句網
  2. 李白簡介 古詩文網
  3. 「李白」詩詞全集(982首)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