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尼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堅尼地爵士,GCMG,CB(英語:Sir Arthur Edward Kennedy,1809年4月5日-1883年6月3日),愛爾蘭人,英國派駐香港的第七任港督。
早年事蹟
堅尼地,在愛爾蘭出生,年青時在軍隊服役,後棄軍從政,在愛爾蘭擔任行政官,隨後,轉英國殖民地部,曾兩度出任贊比亞總督,還曾在加拿大及澳洲擔任行政工作。
1872年4月16日被委任為第七任港督。當時香港形勢隨著蘇伊土運河的開放,電報及新式汽船的使用,商業有了一定的轉機。但由於清朝政府繼續執行「封鎖香港」的政策,對香港的帆船貿易有很大的干擾,他委任香港商會主席賴裡等3人組成委員會調查此事並提出調查報告,後向殖民地部提出建議,要求清政府撤走香港海外的海關站。經中英雙方談判,清政府應允了香港方面的要求
香港總督
19世紀60年代後,香港華人勢力增強,內地富戶不斷來港,由於經營有術,其經濟勢力大大發展,以致完全壓倒西商。他很善於安撫華人,表示隨時可以接見華商代表,聽取意見;督轅每有慶典,多邀請華人紳商參加;還鼓勵政府官員學習中文,設立考試委員會,給學會中文的歐籍官員頒發證書。
為了解決當時警察隊伍的素質問題,他提出招募更多的中國人加入警隊,並增加警察的薪金,同時還施行驅逐罪犯出境政策,來維護香港社會治安。
在市政律設方面,任內,在沿海興建了一條新水管,計劃從位於大潭的新水塘引水輸入市區;在接近維多利亞港的航道上建起3座燈塔;在西區填海造地,並取名為堅尼地城。
他注意發展公眾教育,一批兒童獲入學機會,在任內,還批准滙豐銀行發行1元紙幣,是香港發行紙幣之始。
為了給更多居民提供醫療服務,建議設立一間新醫院,但由於經費問題而被擱置。他在香港任內遭受最大的打擊是1874年的風災,這一事件給當時的香港帶來巨大災難。1877年3月2日,離任回國。1883年逝世。
晚年
在擔任香港總督後,堅尼地於1877年7月被指派到昆士蘭擔任總督。退位後,堅尼地乘搭東方號歸國時,在1883年6月3日停靠亞丁時,在紅海上逝世。遺體很快便以海葬形式安葬在海上。
以他命名的事物
- 堅尼地道
- 堅彌地街
- 堅尼地城
- 堅尼地城站
- 堅彌地城海旁
- 堅彌地城新海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