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基準收益率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文化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目錄

名詞解釋

基準收益率也稱基準折現率,是企業行業或投資者以動態的觀點所確定的、可接受的投資項目最低標準的收益水平。是投資決策者對項目資金時間價值的估值。基準收益率的確定既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又有投資者的主觀願望。

基準收益率的計算公式

基準收益率的計算公式可歸納如下:

ic=(1+i1)(1+i2)(1+i3)−1

其中:

ic為基準收益率;i1為年資金費用率與機會成本之高者;i2為年風險貼補率;i3為年通貨膨脹率。

在i1、i2、i3都為小數的情況下,上述公式可簡化為:

ic=i1+i2+i3

在按不變價格計算項目支出和收入的情況下,不用考慮通貨膨脹率,則:

ic=(1+i1)(1+i2)−1

由上述可知,基準收益率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是隨上述諸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的,基準收益率的確定具有一定的難度。但基準收益率的大小則是採用淨現值法的關鍵,它決定了項目的取捨。因此,作為投資者來講應慎重確定基準收益率的大小。

基準收益率的意義

基準收益率表明投資決策者對項目資金時間價值的估價,是投資資金應當獲得的最低盈利率水平,是評價和判斷投資方案在經濟上是否可行的依據,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參數。

影響基準收益率的因素

影響基準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資金來源的構成、投資的機會成本、項目風險以及通貨膨脹率,具體如下:

1、資金來源主要有借貸資金和自有資金二種。借貸資金要支付利息;自有資金要滿足基準收益。因此資金費用是項目借貸資金的利息和項目自有資金基準收益的總和,其大小取決於資金來源的構成及其利率的高低。

2、投資的機會成本是指投資者把有限的資金不用於該項目而用於其他投資項目所創造的收益。投資者總是希望得到最佳的投資機會,從而使有限的資金取得最佳經濟效益。因此,項目的基準收益率必然要大於它的機會成本,而投資的機會成本必然高於資金費用,否則,日常的投資活動就無法進行了。因此:基準收益率>投資的機會成本>資金費用率。

3、項目風險,搞任何項目投資都存在一定的風險。進行項目投資,投資決策在前,實際建設和生產經營在後。在未來項目建設和生產經營的整個項目壽命期內,內外經濟環境可能會發生難以預料的變化,從而使項目的收入和支出與原先預期的有所不同。不利的變化會給投資決策帶來風險,為了補償可能發生的風險損失,投資者要考慮一個適當的風險貼補率,只有滿足了風險貼補,才願意進行投資。投資具有風險性,這是客觀事實,而且往往是利潤越大的項目風險也越大。投資者敢於冒風險,但對所冒的風險要求得到一定的補償,因而他們會在風險和利潤之間做一折中的選擇。

4、通貨膨脹率,在預期未來存在着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如果項目的支出和收入是按預期的各年時價計算的,項目資金的收益率中包含有通貨膨脹率。為了使被選項目的收益率不低於實際期望水平,就應在實際最低期望收益率水平上,加上通貨膨脹率的影響。如果項目支出和收入在整個項目壽命期內是按不變價格計算的,就不必考慮通貨膨脹對基準收益率的影響。

基準收益率和內部收益率關係

基準收益率和內部收益率關係是只有當內部收益率大於或等於基準收益率的投資項目才具有可行性。公司的內部收益率能以一種動態的形式來反應公司在項目投資時的實際收益情況,同時不受公司所處行業的影響,缺點是內部收益率在公司有大量投資的時候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真實性。

內部收益率,就是資金流入現值總額與資金流出現值總額相等、淨現值等於零時的折現率。它是一項投資渴望達到的報酬率,該指標越大越好。

財務基準收益率

財務基準收益率是指建設項目財務評價中對可貨幣化的項目費用與效益採用折現方法計算財務淨現值的基準收益率,是衡量項目財權內部收益率的基準值,是項目財務可行性和方案比選的主要判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