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城固縣蓮花街道

城固縣蓮花街道,隸屬於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地處城固縣中部。東至湑水河洋縣謝村鎮相望,南鄰博望街道,西接龍頭鎮,北連原公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3千米,總面積17.1平方千米。

蓮花街道境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樊噲墓1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斗山道教奉真宮1個。

截至2020年6月,蓮花街道下轄6個社區、15個行政村。2011年,蓮花街道總人口13534人,農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11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1]

中文名: 蓮花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

地理位置: 城固縣中部

面 積: 17.1 km²

下轄地區: 6個社區、1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五郎廟街

電話區號: 0916

郵政區碼: 7232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

火車站: 城固北站(高鐵站)

車牌代碼: 陝F

人 口: 13534人(2011年)

目錄

歷史沿革

原名五郎廟鎮,以村內曾建有五郎廟而得名。2015年改為蓮花街道。

清屬北路30地的五郎廟地。

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北部30壩的五郎廟壩。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屬斗山鄉8保所轄。

1950年,境內設五郎廟鄉(屬城關鎮)、杜家漕鄉(屬城關鎮)、馬家店鄉(屬原公區)、呂家村鄉(屬原公區)。

1956年,五郎廟鄉、杜家漕鄉合併為五郎廟鄉(屬城關鎮),馬家店鄉、呂家村鄉合併為呂家村鄉(屬原公區)。

1958年,五郎廟鄉改為紅旗管理區(屬龍頭區),呂家村鄉改為呂家村管理區(屬龍頭區)。

1961年,紅旗管理區改為五郎廟公社,呂家村管理區改為呂家村公社。

1966年,五郎廟公社改稱紅旗公社,呂家村公社改稱朝陽公社。

1972年,紅旗公社復稱五郎廟公社,朝陽公社復稱呂家村公社。

1983年,五郎廟公社改五郎廟鄉,轄7個行政村;呂家村公社改呂家村鄉,轄7個行政村。

1996年,呂家村鄉、五郎廟鄉合併為五郎廟鄉,全鄉轄11個行政村。

2002年,鴛鴦橋村併入曹家村,張家村併入呂家村,全鄉轄9個行政村。

2011年8月,五郎廟鄉改為五郎廟鎮,轄9個行政村。

2015年6月28日,陝西省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撤銷五郎廟鎮,設立蓮花街道。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蓮花街道轄五郎廟、湑水、黃家、劉家、呂家、高家灣、馬家店、石家莊、曹家、鴛鴦橋、張家11個行政村;下設5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蓮花街道下轄6個社區、15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五郎廟村五郎廟街。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蓮花街道地處城固縣中部。東至湑水河與洋縣謝村鎮相望,南鄰博望街道,西接龍頭鎮,北連原公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3千米,總面積17.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蓮花街道地處漢江平川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主要山峰有斗山。

氣候特徵

蓮花街道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四季濕潤,雨熱同季,乾濕交替。多年平均氣溫14.7℃。生長期年平均263天。無霜期年平均31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559.9小時。年總量輻射30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767.8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9月,7月最多。

水系水文

蓮花街道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湑水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馬家店、呂家、黃家、五郎廟、湑水村等地,境內流長7千米,流域面積3.8平方千米,徑流總量10.94億立方米,年排澇量7.3億立方米。

自然災害

蓮花街道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滑坡、洪澇、暴雨等。最為嚴重的一次暴雨災害發生在2011年7月,境內共有17戶45間房屋倒塌,55戶房屋受損。支出救災資金27.5萬元。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蓮花街道轄區總人口1353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76人,城鎮化率2%。另有流動人口69人。總人口中,男性6893人,占50.9%;女性6641人,占49.1%;14歲以下2836人,占21%,15—64歲9601人,占70.9%;65歲以上1097人,占8.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91.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蓮花街道財政總收入30.6萬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0.6萬元,比上年增長5.5%。從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4.99萬元。

2011年,蓮花街道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5000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2000元,比上年增加3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0.6萬元。

第一產業

蓮花街道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57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226萬元,2011年達到1.5億元,比上年增長18.1%,實現增加值0.5億元,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6.2%。農業耕地面積1.3萬畝。

蓮花街道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蓮花街道糧食生產7825噸,其中水稻6858噸,小麥967噸。

蓮花街道主要經濟作物有柑橘、中藥材、油料作物等。2011年,蓮花街道柑橘種植面積4110畝,產量4500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1023噸;蔬菜種植面積8900畝,產量22256噸。

截至2011年末,蓮花街道累汁造林390畝,其中防護林225畝,經濟林165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7130株,林木覆蓋率7.8%,活立木蓄積量0.65萬立方米。2011年,蓮花街道水果種植面積0.47萬畝,產量4630噸,主要品種有柑橘、草莓、桃等,其中柑橘4500噸,草莓20噸,桃8噸。

蓮花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蓮花街道生豬飼養量4.98萬頭,年末存欄1.86萬頭;羊飼養量283隻,年末存欄123隻;上市家禽3100羽。2011年,蓮花街道生產肉類2489噸,其中豬肉2340噸,牛肉38噸,羊肉3噸;禽蛋108噸;畜牧業總產值0.52億元。

蓮花街道漁業以淡水養殖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魚塘面積5.5公頃,水產品總產量196噸。2011年,蓮花街道漁業總產值0.01億元。

截至2011年末,蓮花街道有大型農業機械328台;名優特農產品有大鯢,綠色環保農產品有綠色柑橘等。

第二產業

蓮花街道是重要的硅石深加工產業基地,初步形成了以硅材料深加工、高新技術產業、循環經濟產業、新能源為主的工業體系,重點規劃了硅石加工、機械電子、生物製品、農副產品及綠色食品加工等新型產業集群。工業總產值1978年達到1.3億元,2011年達到11億元,比上年增長31.7%,實現增加值3.4億元,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45%。2011年,蓮花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32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78億元。省級重點工業園區1個。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蓮花街道有商業網點13個,職工31人。2011年,蓮花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比上年增長1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8億元。

2011年,蓮花街道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7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2%,實現稅收102萬元。年末有五郎廟信用合作社1家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4000萬元,比上年增長2%,是1978年的19倍;人均儲蓄8000元,是1949年的60倍,比1978年增長19倍;各項貸款餘額1200萬元,比上年增長210%,是1978年的36倍。

交通運輸

截至2011年末,蓮花街道有縣鄉級公路13條,總長38.289千米。2011年,蓮花街道運輸企業擁有貨運汽車64輛,20噸貨位。截至2011年末,蓮花街道鎮區道路長度4千米。截至2011年末,蓮花街道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1條,公交運營車輛8輛,年客運量1萬人次;出租車20輛,年客運量0.2萬人次。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蓮花街道有文化站1個,面積304平方米,工作人員5名,站內有電子閱覽室、圖書室、放映室等;村文化活動室9個,農家書屋9個,固定籃球場3個,文藝宣傳隊9個,村級文化資源共享工程3個,村級衛星電子圖書室1個,全鎮藏書約2萬冊。自2000年開始,開展了三屆「農民書法繪畫剪紙展覽」比賽活動,累計徵集作品700多件,觀眾累計6000多人。民間剪紙於2008年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中國民間剪紙集成」陝西卷、陝南篇徵集和「漢中首屆巧娘比賽」等活動中,80多幅剪紙精品人選「中國民間剪紙集成」系列。

1996年11月,蓮花街道開通有線廣播站,到鄉鎮5杆千米,鄉鎮到村30杆千米,村以下35千米;1996年11月開通五郎廟廣播電台轉播。有廣播喇叭3000隻,入戶率99%,通響率99%。1997年開通調頻轉播台。截至2011年末,五郎廟轉播廣播電台9套有線廣播節目,與縣廣播電台合作轉播電台9套節目,廣播綜合覆蓋率50%以上,全年公共廣播節目播出時間8760小時。1996年11月,開通五郎廟有線電視。截至2011年末,蓮花街道有31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156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50%,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8760小時。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蓮花街道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158人,專任教師11人;小學4所,在校生410人,專任教師5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94人,專任教師4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蓮花街道全鎮教育經費達0.07億元,國家財政性教經費0.07億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07億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0.00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4%、16.4%、16.4%、49.4%。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蓮花街道有各類科技人才8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7人,經營管理人才12人,技能人才16人,農村實用人才28人。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蓮花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6個,其中一級乙等衛生院1所;病床15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1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1張,固定資產總值89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8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3人、執業(助理)醫師0.7人、註冊護士0.6人。2011年,蓮花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萬人次,住院、出院病人0.022萬人次。

2011年,蓮花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74.9/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36萬人,參合率99%;孕產婦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蓮花街道有體育場地3個,各類體育比賽隊30多支,三級體育指導員6人,每年定期舉辦體育活動20多場次,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5%。2008年2月,被漢中市人民政府授予「體育先進鄉鎮」榮譽稱號。

榮譽稱號

2019年12月16日,蓮花街道入選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示範街道(鄉鎮)名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