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墊江縣黃沙學校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墊江縣黃沙學校該校始建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在黃沙鎮禹廟井開辦黃沙小學校。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005年發展到學校有教職工71人(中學高級教師職務1人,中級職務33人,初級職務36人,高級技術工人1人)。學生1429人,教學班28個(初中6個,小學22個)。

目錄

發展歷程

該校始建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在黃沙鎮禹廟井開辦黃沙小學校。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縣立五六高合併成立墊江縣立黃沙小學。校址設黃沙岩禹王宮。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稱墊江縣沙橋鄉中心民國學校。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有高、初小六班,學生135名,教職工10名。

一九五零年更名為墊江縣沙橋鄉中心小學。一九五二年易名墊江縣沙橋鄉完全小學。一九五五年改名墊江縣黃沙鄉小學。一九七四年改為墊江縣黃沙公社第一小學。一九八零年改稱墊江縣黃沙小學。一九八五年有小學班7班,附中班2班,學生503人,教職工25人。學校占地面積5994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為2651平方米。

為了優化學校教育資源,縣教委決定於二零零三年三月將墊江縣黃沙鄉中學合併到黃沙小學,組建成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更名為「墊江縣黃沙學校」。時任校長吳永榮,副校長吳權(常務副校長)分管小學,吳永康、李武元分管中學。

到二零零五年底,學校占地面積21949平方米,校舍面積9148平方米,活動場地6800平方米。學校購置教學計算機30餘台,設施設備基本齊全。

二零零五年底,學校有教職工71人(中學高級教師職務1人,中級職務33人,初級職務36人,高級技術工人1人)。學生1429人,教學班28個(初中6個,小學22個)。

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也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為了全面推動學生、教師、學校三位一體和諧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1],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面向」要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培養人文精神為核心,以拓展素質教育為目的,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校園文化[2]內容、拓展校園文化領域、規範校園文化模式,朝着正規化、科學化、個性化的方向,創造健康和諧的校園新文化。

總體目標

通過加強學校的物質文明建設形成學校的物質文化,通過加強學校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形成學校的行為文化,通過培養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形成學校的精神文化,通過提煉體現時代要求的辦學育人理念形成學校的思想文化。

遵循原則

教育性原則。學校是教育人、培養人的場所,校園文化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理應把體現學校教育的人文本質和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攻方向,從而發揮校園文化的潛在功能。

科學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建設的精髓,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統籌兼顧,科學規劃,合理安排。尤其要科學引導廣大師生全員參與,努力實踐,真正將校園文化內化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藝術性原則。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用藝術的眼光、藝術的手段和方法,將傳統的、時代的校園文化精神整合,構建健康和諧的文化氛圍,充實校園文化生活的內涵,使師生處處受到藝術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

發展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具有發展性、動態性等特點,必須做到與時俱進,保持開放與進取,保證納新與創新,不斷地推出「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朝氣蓬勃的新文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