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地莓

來自網絡的圖片

地莓子,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黃果懸鈎子Rubus xanthocarpus Bur.et Franch.的根。分布於陝西、甘肅、安徽、四川等地。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風火爛眼,目赤腫痛,瘡瘍腫毒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地莓子

別稱; 黃帽子、黃刺兒根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薔薇目

科; 薔薇科

屬; 懸鈎子屬

種; 黃果懸鈎子

分布區域; 陝西、甘肅、安徽、四川等地

採收時間; 春、秋季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

毒性; 無毒

形態特徵

黃果懸鈎子,又名黃莓子、莓子刺。半灌木狀多年生草本。莖葡匐或向上,高30-50cm。小枝具棱,疏生基部膨大的小皮刺。葉互生;葉柄和葉軸散生皮刺;小葉3枚,有時5枚,長圓形,稀卵狀披針形,頂生小葉長5-10cm,寬1.5-3cm,基部常有2淺裂片,側生小葉長寬為頂生小葉之半,先端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具不整齊鋸齒,兩面無毛,下面脈上有刺。花1-4朵成傘房狀花序,花梗疏生皮刺;花白色,直徑1-2.5cm;萼裂片外面密生細刺,內面有毛。聚合果扁球形或半圓形,直徑1-1.2cm,橘黃色。花期5-6月,果期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3200m的山坡、路旁、林緣、林中或山溝石礫灘地。分布於陝西、甘肅、安徽、四川等地。

主要價值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酸,性微寒。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風火爛眼,目赤腫痛,瘡瘍腫毒

相關配伍; 1、治結膜炎,瞼緣炎:(地莓子)鮮品適量,煎水熏洗。(《陝西中草藥》)

2、治無名腫毒:(地莓子)鮮品適量,搗爛外敷。(《陝西中草藥》)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採集加工; 春、秋季挖根,除去莖葉及細根,洗淨,切片,曬乾。

相關論述; 《陝西中草藥》:"消炎止痛。主治結膜炎,瞼緣炎,無名腫毒。"[1]

參考文獻

  1. 地莓子, 藥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