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基督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聖公會基督教堂舊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沙面街鵝潭社區沙面南街60號,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是遺存至今、難得的沙面早期建築物。教堂坐北朝南,磚、木、鋼結構,局部鋼筋混凝土結構,仿古羅馬式風格,占地面積310平方米。
基督教建築
初期基督教建築反映了當時一些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現在紀念死者、寄託對來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5 至 10 世紀西歐的基督教建築,主要的類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羅馬建築作為禮拜儀式之用,沒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將羅馬的巴西利卡改為教堂。教堂平面有圓形和多邊形的。
教會規定:聖壇必須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面,稱為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面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鐘樓位於教堂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彼得教堂。
建築風格
教堂的大堂平面為大長方形,長邊南北向。塔樓首層平面為小正方形,以上各層為八邊形。大堂在北,塔樓首層是大堂的門廊,東、西、南三面都有拱門出入。大堂為一層,雙坡屋頂,屋頂下有夾層。塔樓有四層,頂層原是鐘樓,現大鐘已不存。塔樓的第三層有洞口通向大堂的夾層,夾層有洞口爬到祭壇上面較低的夾層。大堂內部空間較大,兩側牆各開5個高大的半圓拱頂的長窗。
大堂前後牆和側牆轉角處都有高大的古典愛奧尼壁柱。正中祭壇後牆開三個並列的尖拱頂長窗,中間窗較高。帶有券心石的大圓拱洞口將祭壇與聽從席分隔,祭壇兩側房各有一門通室外。大堂的夾層原為木結構,現改為鋼筋混凝土屋架屋面板和反梁樓板。大堂在牆體和平頂交界的弧形天花上開圓洞,在夾層樓板正對天花圓洞開方洞,又在側牆頂對着天花圓洞開圓洞。塔樓頂部是古羅馬式穹窿頂,頂端用小方樓支撐十字架收口。大堂南北山牆都採用羅馬古典大尖山花,檐口底用密排小齒飾,轉角用角隅石裝飾。整個教堂比例恰當,造型穩重,反映了基督教建築簡潔和開放的特徵。
文物保護
教堂現為廣東省基督教協會使用,保存完好,對研究廣州建築風格演變及宗教交流史有較高歷史價值。1996年11月,作為「廣州沙面建築群」的組成部分,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