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國際投資理論

國際投資理論包括如下八重理論,分別是:壟斷優勢理論;內部化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國際生產折衷理論;比較優勢理論;國際直接投資發展階段理論;投資誘發要素組合理論;補充性的對外直接投資理論。[1]

目錄

優勢理論

壟斷優勢理論(Monopolistic Advantage)的奠基人是美國經濟學家海默(S.Hymer)。1960年,「壟斷優勢」最初由他在其博士論文《國內公司的國際經營;對外直接投資研究》中首先提出,以壟斷優勢來解釋國際直接投資行為,後經其導師金德爾伯格(C.Kindleberger)及凱夫斯(R Z.Caves)等學者補充和發展,成為研究國際直接投資最早的、最有影響的獨立理論。

壟斷優勢理論的前提: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有利可圖的必要條件,是這些企業應具備東道國企業所沒有的壟斷優勢;而跨國企業的壟斷優勢,又源於市場的不完全性。

內部理論

內部化理論的由來及其含義

所謂市場內部化,是指由於市場不完全,跨國公司為了其自身利益,以克服外部市場的某些失效,以及由於某些產品的特殊性質或壟斷勢力的存在,導致企業市場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通過國際直接投資,將本來應在外部市場交易的業務轉變為在公司所屬企業之間進行,並形成一個內部市場。也就是說,跨國公司通過國際直接投資和一體化經營,採用行政管理方式將外部市場內部化。

市場內部化理論的基本假設

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廠商經營目標不變; 當中間產品市場不完全時,促使廠商對外投資建立企業間的內部市場,以替代外部市場; 企業內部化行為超越國界,就形成了跨國公司。

周期理論

1966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雷蒙·維農(R. Vernoon)從動態角度,根據產品的生命周期過程,提出「產品生命周期」直接投資理論。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的內容

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跨國公司建立在長期性技術優勢基礎上的對外直接投資經歷的過程有以下三個階段:

1.產品的創新階段

具有影響的是高知識的研究與開發技能和潛在高收入的市場條件。維農認為美國最具有這些條件。

2.產品的成熟階段

市場對產品的需求量急劇增大,但產品尚沒有實行標準化生產,因而追求產品的異質化仍然是投資者避免直接價格競爭的一個途徑。

3.產品的標準化階段

進入標準化階段,意味着企業擁有的專利保護期已經期滿,企業擁有的技術訣竅也已成為公開的秘密。進入標準化階段,市場上充斥着類似的替代產品,競爭加劇,而競爭的核心是成本問題。

我國研究

我國對國際投資理論的研究始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近幾年逐漸引起經濟學界的關注,對這一問題比較深入進行過研究的當屬以下知名學者和專家,他們是外經貿部的江小涓、杜玲;國社會科學院的裴長宏、魯桐;廈門大學的蘇麗萍;中南財經大學的聶名華;蘇州大學的邢建國;以及傅夢孜、胡方、馬亞明、鄭飛虎等人。這些研究有以下特點:

1. 從不同側面揭示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內涵和發展趨勢;

2. 就某一觀點或某一理論,分析其內核與揭示的現象;

3. 從學科理論誕生的時間分析國際直接投資理論演變過程;

4. 就代表人物的背景、研究方法、理論形成過程和演變過程;

5. 以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不同學術觀點為基礎,進行歸納分析;

6. 將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劃分為各種學派,提取其主要觀點評價;

7. 以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為依據,分析當前國際直接投資的現象和問題。

這些分析研究工作的意義在於:

1. 對於我們認識、了解國際直接投資發生和發展的原因、運動方向和規律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2. 對於我們深入分析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趨勢,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3. 對於分析我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與對外投資的戰略規劃提供了理論依據。

4. 對於我國境外投資的產業選擇、企業選擇、區域選擇起到了借鑑作用。

5. 對於培育我國優勢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具有指導意義。

但是,僅僅依靠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指導還不夠,更主要的在於還要提取理論的有義內核,運用理論的普遍規律和特徵,提取其思想方法,結合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經濟結構、經濟發展水平,辨證地對海外投資的實際發生情況進行分析。

視頻

國際投資理論 相關視頻

炒股理論國際投資家拉爾夫?旺格的選股方法
中投金喆國際投資(北京)有限公司投資理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