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固定匯率制

 

 

 

目錄

中文名

固定匯率制

目錄

簡介

背景

做法

簡介

固定匯率制是以本位貨幣本身或法定含金量作為確定匯率的基準,各國貨幣間的匯率基本固定,其波動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內的匯率制度。

固定匯率制分以下兩類: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匯率制。其特點是: 決定各國貨幣匯率的基礎是各國金鑄幣含金量之比,即鑄幣平價;市場匯率隨外匯供求關係的變化圍繞鑄幣平價上下波動;匯率的波動受黃金輸送點的制約,相對穩定;匯率的形成是自發的,各國沒有專門制訂和管理匯率的機構,國際間對於匯率也沒有統一的安排和規定。(2) 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紙幣流通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規定基金組織會員國的貨幣根據法定含金量與美元建立固定比價,即黃金平價。

背景

固定匯率制指一國貨幣與美元或其他貨幣保持固定匯率的制度。固定匯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s)是在金本位制下和布雷頓森林體系下通行的匯率制度,這種制度規定本國貨幣與其他國家貨幣之間維持一個固定比率,匯率波動只能限制在一定範圍內,一般由中央銀行干預來保證匯率的穩定。

固定匯率是基本固定,匯率的波動幅度限制在一個規定的範圍內的匯率。在金本位制下,黃金輸送點是匯率波動的界限。二戰以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會員國的貨幣平價一律以一定數量的黃金或美元來表示,成員國的貨幣匯率,僅能按金平價之比在一定幅度內作上下限各1%的浮動。當某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超過這一幅度時,該國官方有義務將匯率波動限制在規定上下限之內。

按照「布雷頓森林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會員國必須確認美國政府在1934年規定的35美元折合1盎司黃金的官價。美國政府承擔各國按此價格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當黃金官價受到國際金融市場上的炒家衝擊時,各國政府要協同美國政府進行干預。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基金組織各會員國的貨幣必須與美元保持固定比價。美國政府根據上述黃金官價,規定1美元的含金量為0.888671克純金,各會員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按各國貨幣的含金量與美元確定固定比價,或直接規定與美元的固定比價,但不得輕易改變。匯率波動幅度應維持在固定比價的上下1%以內。如果貨幣含金量的變動超過1%,必須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批准。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雙掛鈎制度,使美元等同於黃金,各國貨幣只有通過美元才能與黃金髮生聯繫,從而確立了美元在國際貨幣制度中的中心地位。在這一貨幣制度下,資本主義世界各國都用美元作為主要的國際支付手段,許多國家還以美元作為主要的外匯儲備,有的甚至還用美元作為發行貨幣的準備金。因此,戰後的國際貨幣制度實際上是一種美元本位制。

利弊

優點

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匯率具有相對穩定性,匯率的波動範圍或自發地維持、 或人為地維持,這使進出口品的價格確定、國際貿易成本計算和控制、國際債權債務的清償都能比較穩定地進行,減少了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此外,匯率比較穩定, 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匯投機活動。因此固定匯率制度有利於經濟穩定發展,對世界經濟發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缺點

在固定匯率條件下,要維持匯率不變,必須處理好內外平衡問題:即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以便能夠使匯率維持不變和控制總需求以便接近沒有通貨膨脹的充分就業的狀態。實行真正的固定匯率制度需要各國付出很大的調整代價。

實行固定匯率制度,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不能及時地通過匯率變動使國際收支自動達到平衡,而往往引起該國大量黃金外匯外流,國際儲備大大下降。此外實行固定匯率制度會在國際間傳導通貨膨脹。因為價格一律是商品交換的普遍規律,當一國發生通貨膨脹時,該國貨幣對內貶值而由於實行固定匯率制度不能及時調整匯率,必然因國內物價上漲引起其他國家向該國大量出口,導致出口國出現貿易順差,這樣出口國貨幣供給量因外匯收入增加而增加。出口國一方面商品供應減少,另一方面貨幣供給增加,極容易引發通貨膨脹,這種通貨膨脹與固定匯率制度密切相關。實行固定匯率制度,法定平價及匯率波動的上下限都是確定的,因此匯率並不能總是正確反映兩國貨幣的實際購買力。通過干預來維持固定匯率制度必然使貨幣對內價值和對外價值脫節,影響到幣值對內和對外的同時均衡。

⑴匯率基本不能發揮調節國際收支的經濟槓桿作用

⑵為維護固定匯率制將破壞內部經濟平衡。比如一國國際收支逆差時,本幣匯率將下跌,成為軟幣,為不使本幣貶值,就需要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但這種會使國內經濟增長受到抑制、失業增加。 ⑶引起國際匯率制度的動盪和混亂。東南亞貨幣金融危機就是一例。[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