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嘎瑪丹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嘎瑪丹增,男,1960年10月生於四川富順,寫作者、旅行者,被譽為行走文學代表作家之一。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自幼家境清苦。當過知青、工人。1978年入伍,在軍營16年,從事宣傳、電視新聞記者、編導,1994年復員。曾進修於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廣播電視大學,電視紀錄片《千里成昆線》、《為了永遠的春天》等獲得CCTV 和總政獎項。退役後從事影視編導、廣告人、餐飲娛樂、旅遊地產等職業。[1]

80年代開始業餘文學創作,作品散見全國各地報刊約20餘萬字,《再見,安琪兒》、《一棵樹的黑夜》等獲得省級報刊徵文獎。著有散文隨筆集《在時間後面》、《越走越遠》等。曾獲「第五屆冰心散文獎」、「第三屆在場主義散文獎」、「台灣喜菡文學小說獎」等。[2]


個人簡介

嘎瑪丹增,近年主要活躍在各網絡文學論壇,先後獲得「新浪論壇2006年十佳寫手」第二名、「網易文化論壇2007年優秀寫手」等。他的文筆冷靜細膩,喜歡用哲理類思考來行文,並且喜歡用行走的方式表達對故土的眷戀和熱愛。「嘎瑪丹增的寫作,是一種懷念,更是一種挽留。」(楊遠宏《停在瀘沽湖的一面心境》)。「一個人的行走,一個人的旅途,一個人的視界。」面對生命和生活,他行走着思考,「沿着他的真情寫作可以抵達人類精神的源頭」, 「嘎瑪丹增的寫作,是對故鄉家園的一種感性與理性的雙重回歸。」(房照《當代文學作品缺乏鳥叫聲》)。 嘎瑪丹增的散文作品才思馳騁,風格多樣,能豪放亦能婉約,或沉着痛快,或含蓄綿婉。其散文,意境深遠,語言簡練,內蘊豐富。或樸實無華,情真意摯;或文辭清雅,富有詩意。

個人作品

80年代開始業餘文學創作,作品散見全國各地報刊50萬字,十餘次獲得各種文學獎項。代表作品有《舊物上的時光》、《呼吸山南》等。著有散文隨筆集《在時間後面》、《越走越遠》。


出版書籍

《神在遠方喊我 》(2015),東方出版社 《分開修行》(2012) 《在時間的後面 》(2008),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出版社出版 《尋美中國》 《獨自空曠》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