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爾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弗朗斯·哈爾斯 (Frans HALS 約1581-1666)荷蘭肖像畫家。生於安特衛普,出生於1581,1666年9月1日卒於哈勒姆。關於其生平和為人,可靠的史料極少,長期以來傳說極多。不過,哈爾斯確實一生潦倒,甚至在1630年代許多顧主委託他作畫的時期中,也曾因欠債而為肉鋪和鞋匠所控告。晚年更是窮得可憐,臨終前4年,全靠哈勒姆市政當局施捨的一筆定期救濟金,才賴以活命。

弗朗斯·哈爾斯 (肖像畫家)
出生 1581
安特衛普
國籍 荷蘭
別名 Frans HALS
職業 畫家
知名於 荷蘭現實主義畫派的奠基人
知名作品 《微笑的軍官》
吉普賽女郎
馬萊·巴貝
《彈曼陀林的小丑》


目錄

1生平

2風格

3評價

4軼聞

生平

弗朗斯·哈爾斯(約1581-1666)是荷蘭現實主義畫派的奠基人,也是17世紀荷蘭傑出的肖像畫家。

1581年至1585年之間誕生於安特衛普一個毛紡工人家庭,大約1585年之後,隨父母遷居荷蘭,定居於哈勒姆終其一生。他年少時便拜在名畫師門下,曾參加過反對西班牙帝國統治的荷蘭獨立戰爭,戰爭造就了他倔強孤傲且好酒恃才的性格,據說古怪的脾氣使他在人前口碑很不好,曾經因為虐待第一任妻子被告上法庭,妻子也因為鬱鬱寡歡而早逝。

哈爾斯終生都生活在社會下層,八十多歲時還因為生活所迫而接受美術家協會的補助,他和第二任妻子寄居在養老院中。但畫家的毅力又是驚人的,一生在藝術的道路上勤勉不輟,創作了作品二百五十餘幅。曾經的10荷蘭盾鈔票上的頭像就是他。

風格

原圖鏈接 來自搜狗 微笑的軍官

哈爾斯主要畫肖像畫。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運用灑脫而準確的筆觸來塑造形體,使畫中人形神兼備,成為有性格的典型人物。其作品總數為250幅左右, 但迄今還沒有發現過哈爾斯的素描稿。這或許是由於畫家作畫速度慢,習慣於不打底稿,就胸有成竹地在畫布上直接畫油畫。

哈爾斯可能於1600年前後曾從樣式主義畫家兼評論家卡略爾·凡·曼德習畫。1610年或1611年加入哈勒姆聖路加公會。留存到今天的最早署有年代的油畫,為《雅各布·扎菲厄斯像》(1611,哈勒姆,哈爾斯博物館)的一塊殘片。以此畫的風格為依據,基本上可以確定,哈爾斯的另外幾幅油畫,包括《持頭骨的男子肖像》(伯明翰,巴伯美術專科學校)等亦屬早年作品。 這個時期正逢荷蘭人民革命鬥爭獲得勝利之初,荷蘭共和國處於蓬勃向上繁榮以展時期。哈爾斯早期與盛期的作品中充分表現了荷蘭市民健康、愉快、充滿生命力的形象,反映出革命勝利後荷蘭人民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

原圖鏈接 來自7788 吉普賽女郎

約1616年,哈爾斯的獨特畫風終於形成。《聖喬治射擊手連軍官們的宴會》(1616,哈勒姆,哈爾斯博物館)等突破了傳統的荷蘭團體肖像畫程式的束縛,畫中人不再顯得呆板,而富有性格特徵,畫面氣氛熱烈,洋溢着荷蘭人的樂觀主義。這類油畫不僅色彩響亮,而且筆法流暢,從中可以察覺出不久後他即將運用的筆觸分割畫法的跡象。

20~30年代,哈爾斯繪製了許多帶有肖像畫性質的風俗畫。這些畫流露出民主思想和對人民形象的濃厚興趣。他塑造了從軍官、富裕的中產者一直到社會底層人物的各種典型人物。這類風俗畫充滿了歡樂而爽朗的情緒,畫中人看上去大多是健康而愉悅的。例如《微笑的軍官》(倫敦,華萊士)、《吉普賽女郎》[1](約1628~1630,巴黎,盧佛爾博物館(盧浮宮))、《馬萊·巴貝》(俗稱《哈勒姆女巫》)等。

畫家以非凡的準確性抓住了人物瞬息間的表情和心理狀態,尤其善於描寫那種往往會轉化為大笑的微笑。畫家喜歡選取半身近景的構圖,刻畫人物時,特別注意面部表情,善於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和心理狀態,畫面生動活潑,不矯揉造作,畫中的人物仿佛正無拘無束地自由活動着。雖然多為單人半身肖像,卻常常使人聯想到畫面之外還有其他人物,構成一個情節,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有如一幅風俗畫。

《彈曼陀林的小丑》描繪了一位滑稽演員的形象,他歪戴便帽,手捧曼陀林,熱情洋溢地演奏着,他那斜睨的眼神透露出幽默機智,隨着樂聲韻律面擺動的身軀仿佛更顯示了內心的歡樂。這科熱烈的情緒對讀者產生了極大感染力。

留存到今天的哈爾斯的團體肖像畫總共有8幅(1616~1666), 全部陳列於哈勒姆哈爾斯博物館中。前期的團體肖像畫,如前面提到的《聖喬治射擊手連軍官們的宴會》等,色調鮮艷明快,充滿愉快情緒;但是團體肖像畫的訂件者往往要求畫家對每個人都給以平等的表現機會,這使畫家不能安排中心人物和一定情節來統一畫面與構圖,由此不能不造成某種缺憾。哈爾斯儘量將人物安排得錯落有致,突破了傳統的呆板、平整的布局,努力營造出一種極其熱烈的氣氛,仍然貼切地體現了哈爾斯肖像畫的風格。

這時期,哈爾斯創作的肖像畫中充滿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在繪畫上技巧上也別具一格,運用流暢奔放、揮灑自如的大筆觸表現了豪爽自信、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這是哈爾斯肖像畫的突出特點,構成哈爾斯偉大不朽的肖像畫藝術的獨特風格。最後兩幅團體肖像畫《哈勒姆養老院的男主持人》和《哈勒姆養老院的女主持人》(均作於1664年)則以灰暗色調,渲染了人物深沉、含蓄、內向而細膩的內心活動,畫面上洋溢着為畫家後期創作特有的悲劇性氣氛。

評價

哈爾斯的創作,標誌着歐洲現實主義肖像畫發展的高峰,是荷蘭美術史中現實主義肖像畫和風俗畫的奠基者。其油畫突破傳統畫法的束縛,運筆灑脫,色彩簡樸而明快,對後來歐洲繪畫技法的改進有較大啟發。他的弟弟D.哈爾斯以及5個兒子均為畫家。 哈爾斯家族中的這些人以及可能是他弟子的畫家A.van奧斯塔德A.布魯韋爾J.M.莫萊納爾等,被後人稱為哈爾斯畫派。

他死後曾長期被人們忽視,直到17世紀西方現實主義和印象主義繪畫運動先後興起,哈爾斯才被重新重視,被公認為僅次於倫勃朗的17世紀荷蘭大畫家 。

軼聞

傳說 17世紀初,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東面的港口小城哈雷姆的酒館裡,人們總能看到一個酒鬼,他形象落魄,舉止粗俗,動輒舉手打人,甚至經常賒帳,但大凡客人老闆都對他出奇的和氣,並稱呼他"畫家先生"。 有一天,酒鬼在酒館裡毆打前來尋找他的妻子,恰巧被一位外省來的騎士目睹,騎士便管起了閒事,他上前阻止酒鬼,兩人衝突了起來。當騎士耳聞前來勸架的人口中的"畫家先生",再看看酒鬼顫抖成一團的手指,不禁忍俊不禁,這個孱弱到打老婆的可憐蟲如何會是畫家呢。

酒鬼看出了騎士目光中的鄙夷的神情,甩脫眾人打開自己的手包,取出一干繪畫工具,在畫板上飛快地描繪起來。一會兒,在眾人面前便出現了騎士那充滿鄙視與不屑的笑容,騎士大吃一驚,這幅素描活脫是他瞬間神情的寫照,他不禁為剛才冒犯了這位畫家而抱憾。酒鬼也一掃不快,挾騎士的手臂,兩人重新推杯換盞。回家清醒後,畫家調理色彩完整地繪製了千古佳作《微笑着的騎士》,為後人也留下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這個嗜酒如命的畫家便是17世紀荷蘭畫派首屈一指的肖像大師--哈爾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