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

《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內容簡介: 在很多方面,周鴻禕都是互聯網領域的顛覆者。他重新定義了「微創新」,提出從細微之處着手,通過聚焦戰略,以持續的創新,最終改變市場格局、為客戶創造全新價值。他第一個提出了互聯網免費安全的理念,也由此讓奇虎360擁有了超過4億的用戶。 在《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中,周鴻禕首次講述了自己的互聯網觀、產品觀和管理思想,釐清了互聯網產品的本質特徵和互聯網時代的新趨勢,列舉了顛覆式創新在現實中的實踐和應用。《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首次解密360的產品秘籍和盈利模式,同時,針對目前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焦慮,也提出了一套系統解決方案。

簡介

書名: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14年1月1日)

ISBN:7508646622

開本:16

類型:計算機與互聯網

作者:周鴻禕 (作者)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頁數:236頁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內容

《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內容簡介: 在很多方面,周鴻禕都是互聯網領域的顛覆者。他重新定義了「微創新」,提出從細微之處着手,通過聚焦戰略,以持續的創新,最終改變市場格局、為客戶創造全新價值。他第一個提出了互聯網免費安全的理念,也由此讓奇虎360擁有了超過4億的用戶。 在《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中,周鴻禕首次講述了自己的互聯網觀、產品觀和管理思想,釐清了互聯網產品的本質特徵和互聯網時代的新趨勢,列舉了顛覆式創新在現實中的實踐和應用。《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首次解密360的產品秘籍和盈利模式,同時,針對目前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焦慮,也提出了一套系統解決方案。

推薦

《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編輯推薦:《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是中國安全之父、顛覆式創新家、360 掌門人周鴻禕唯一一部親筆著作。在《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中,第一代互聯網老兵,分享獨家成功秘籍。系統闡述十幾年互聯網觀、產品觀和管理思想,解密360的產品策略、商業戰略和成長邏輯。周鴻禕首次面向傳統企業,講述獨家轉型方法論。

如果你致力於成為史上最牛叉的產品經理,如果你是渴求成功卻陷於困境的互聯網創業者,如果你是曾經叱咤風雲如今卻看不清互聯網大勢的傳統行業從業者。

或者,你僅僅是一位剛剛走出校園的學生,卻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世界……來聽聽第一代互聯網老兵周鴻禕的互聯網方法論 本書聚焦企業最關注的熱點問題:互聯網時代的大趨勢是什麼?傳統行業如何面對互聯網的挑戰?360為什麼奉行「用戶至上」?互聯網產品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互聯網可以真免費?為什麼說口碑是衡量創新的標準?

本書為企業提供最有效的互聯網轉型指南:360的賺錢之道;互聯網產品秘籍;好產品是讓用戶離不開;

互聯網時代的「扁平化」管理和「小而美」組織;企業創新土壤的培養方法。

文摘

火雞的悲劇

《黑天鵝》裡面有個故事,是講火雞的幸福指數,讓我感受非常深。

假設你是一隻火雞,被農夫養在美國的農場。在過去的120天裡,你都很幸福,因為農夫每天都給你吃的。所以,隨着時間的推移,你的幸福指數直線上升,是線性發展的。絕大多數人都會像這隻火雞一樣,站在過去看現在,站在現在預測未來。作為一隻火雞,你認為這種幸福會永遠地延續下去。但很不幸,明天就是復活節了,大家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火雞的幸福指數戛然而止,因為火雞不知道要過復活節,復活節人們要烤火雞吃。

傳統殺毒廠商就是這隻火雞。

360推出免費殺毒,既讓傳統殺毒廠商憤怒,又讓他們不解,同時心裡又有一種看不起。他們憤怒的是,免費殺毒跟他們原先的競爭方式根本就不一樣:以前他們打的是價格戰,你便宜,我更便宜;以前是營銷戰,你有八大功能,我有十大亮點。但360這一次直接以零價格闖入市場,用戶一分錢都不用花。我們發布360免費殺毒的當天晚上,一個傳統殺毒公司的老闆半夜打電話給我,說:鴻禕啊,你這是幹啥呢?是要跟整個行業為敵嗎?你這不是要砸我們的飯碗嗎?你這是連鍋都要端走了。

其實,如果不是360砸他們的飯碗、端他們的鍋,也會有其他互聯網公司砸他們的飯碗、端他們的鍋。實際上,互聯網會砸掉很多不思進取者的飯碗,這不是由我來做的,只是我通過免費殺毒,把這個道理點出來了。在推免費殺毒幾年前我就說了安全要免費,但就像小孩說狼來了一樣,大家都不相信。他們都嘲笑說:看這孩子,怎麼說話這麼不靠譜啊?不是我不靠譜,而是我更早地比別人看到了這個趨勢。在推免費殺毒之前,我也跟幾家殺毒廠商談過,跟他們講安全免費的道理,就跟我兩年前跟手機廠商、運營商講小米手機、講微信的道理一樣。但大家都不理我,覺得我是瘋子。我說,殺毒廠商需要轉型,向免費安全轉型。結果,他們嗤之以鼻,說:就你一個360,還是一個安全輔助軟件,有幾個安全專家?有幾個懂安全的?還來教育我們。於是,我就被他們轟出去了。 結果,我們做免費殺毒,把安全的同行都得罪了。雖然我一直認為免費殺毒這一天遲早會來,但是他們當時看不到這一點,覺得我動了他們的奶酪,降低了他們的收入。我們推出免費殺毒的時候,國內最大牌的那家殺毒廠商當天連發三篇文章,說免費殺毒就是一個騙局,因為免費沒好貨,免費之後沒有收入支持,質量沒法保障。這算是好的,更有匿名文章說:周鴻禕就是個騙子,360就是個小偷;沒有收入來源,360靠偷用戶資料、倒賣用戶資料才能養活這個公司。

我對這些口水討伐文章也沒有更多好的辦法,但是我堅信一點,每個公司走的路不一樣,有的行業競爭緩和一點,有的行業競爭會激烈一點,但是最終誰能夠贏得用戶,誰就能夠贏得最後的成功。所以,最重要的是怎麼把對用戶的承諾做好,怎麼給用戶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

結果是,360免費殺毒推出三個月之後,就成功超越瑞星市場份額達到第一,半年之後用戶量超過1億。在互聯網面前,傳統殺毒廠商都成了不幸的火雞。 很多時候,我就像《皇帝的新裝》里的小男孩,說了真話,但大家不相信。有一次,中國移動內部開會請我去演講,講完了之後,移動的領導就說:誰請周鴻禕來的?以後再也不要請他來講話了,簡直是打擊我們的士氣。

這還是兩年前的事,當時微信剛剛開始起步。這種手機聊天軟件發文本免費,對於運營商的短信來講,這本身就是一個免費的撒手鐧。此外,微信發送圖片信息不僅免費,而且體驗比彩信要好得多。彩信這種產品存在已了十多年了,但如果朋友發給你一條彩信,不僅下載慢,而且還經常打不開,即使打開了,字體可能太小你根本看不清楚。

微信用了兩年時間,基本上中國的智能手機人手一部,今天電信運營商已經感受到微信的威脅了。對運營商來說,微信就是一隻黑天鵝,因為在此之前短信免費、彩信免費根本不可思議,是不可能的。然而,黑天鵝一旦出現,運營商就可能成為一隻火雞,如果不進行轉型,如果在產品體驗上不能改進,那麼即使明天不是復活節,總有一天復活節也會到來。

互聯網思維就是一層紙

現在一些傳統行業受到互聯網的衝擊,所以非常希望了解互聯網的運行規律。於是,互聯網思維似乎成了靈丹妙藥,成為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的代表。但仔細想一想,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每個企業其實都是傳統企業。今天你覺得自己很先進,明天你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落後了。舉一個例子,馬雲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建立了支付寶,看起來牢不可破,然而2014年春節騰訊發起的微信紅包就對支付寶的統治地位形成了衝擊。連馬雲都在焦慮,互聯網圈子裡其他人能不焦慮嗎?面臨互聯網挑戰的傳統企業能不焦慮嗎? 微軟前任首席執行官曾對谷歌嗤之以鼻,覺得那就是一幫毛孩子為搜黃色圖片做的一個玩意兒。但今天谷歌在互聯網上已¬徹底地擊敗了微軟。面臨着移動互聯網的衝擊,微軟也不得不宣布向手機和平板電腦廠商免費提供視窗操作系統,來抵抗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統。

其實,互聯網已幹掉了很多行業。它是一個價值的創造者,但它首先是一個價值的毀滅者,它在毀滅很多傳統的商業模式,誰離互聯網最近,互聯網就先毀滅誰。在毀滅的同時,它再去建立新的商業模式。但請讀者們不要誤會,我這裡說的「毀滅」是一個形象的比喻,並不是真的把你徹底消滅了,而是說你被邊緣化了,你的收入不再上升了,你的商業價值和商業地位在萎縮。

比如,我曾在一些場合說互聯網摧毀了報紙,我立馬就成了千夫所指的對象。總編們紛紛表示:我們還活得好好的,報紙還能賣,還有廣告收入。但你看,無論你在電梯裡,還是在地鐵里,幾乎每個人都拿着一部手機在看新聞,而不像10年前人手一份報紙在讀。

同樣,3年後電視台一定會有緊迫感。今天的《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看起來好像是一個節目組還必須依託於一個電視台,但中國的年青一代已經不看電視了,他們看什麼都在網上看。我預計電視機的開機率會進一步下降,即使智能電視都很難對抗人類貪圖便宜、方便的本性,因為人們坐在床邊看手機,坐在馬桶上看平板電腦,都比看電視更方便。將來出了一檔很好的節目,它會直接跟優酷或者愛奇藝合作,觀眾很快會有上億,節目的製作人可以直接分享廣告收入。一旦這種趨勢形成,電視台的意義何在呢?

再說另一個被互聯網衝擊的領域——製造電視機的大廠。過去電視機大廠互相競爭,一個是電視機部件的標準之爭,比如等離子、LCD(液晶顯示器)、LED(發光二極管)之爭,另一個是價格戰。電視機大廠打價格戰是有底線的,不管怎麼打電視機總是要贏利的。但現在,一幫互聯網行業的野蠻人衝進來了,沒有任何底線。對他們來說,賣電視機不再是一個生意。他們把電視機零利潤出售,或者虧本賣給用戶,然後電視機變成了他們和用戶之間的一個接口,他們會用互聯網的服務來掙錢,比如賣遊戲、賣會員資格。傳統的電視機大廠會玩嗎?有能力玩嗎?

雷軍的小米手機為什麼對傳統的手機廠商形成這麼大的衝擊?很多人都以為我是雷軍的敵人,其實不是。我很早就認識到小米手機的毀滅性。小米的模式其實特別簡單,就是我常講的互聯網硬件免費的概念。也就是說,它的手機會賣得很便宜,性價比會很高,因為它不再把賣硬件看成一個孤立的生意。大家用手機看大片、玩兒遊戲,看大片會產生廣告收入,玩兒遊戲可能會付費。所以,小米手機一出來,我就認為會對中華酷聯靠賣硬件賺利潤的模式產生很大的衝擊。

當時我給這些手機廠商講了互聯網的很多道理,現在來看其實就是什麼是互聯網思維。但很可惜,沒有人能理解,覺得這是危言聳聽。所有的人都看不起小米,都覺得老周在開玩笑。但互聯網的發展速度比他們想象的要快得多。今天,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建立了獨立的互聯網手機品牌,也試圖模仿小米玩兒飢餓營銷、粉絲文化。但我可以說,這些都是皮毛,是表象。

從小米對手機的衝擊,樂視對電視的衝擊,再聯想到之前互聯網對音樂、媒體、影視、電商的衝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公司規模越大,業務越成功,它在面臨互聯網衝擊的時候可能就越危險。360算是試水互聯網思維最早的企業之一。2006年,360開始進入互聯網安全領域,到2010年初成為中國第一大互聯網安全公司,打敗了瑞星、金山以及國外的傳統安全廠商。其實,大公司失敗不是因為愚蠢,實際上它們有很多聰明的人才,而往往是因為自大。大公司看不懂新的模式,所以憑藉老¾¬驗,對新生的事物報以嘲笑;但即使看懂了新的模式,它們又因為不願意放棄既有的業務收入而錯失轉型的良機,而這給了小公司足夠的發展時間和空間。以360為例,剛進入安全領域的時候,360不像大企業那樣有實力,更不是安全專家。但360沒有任何歷史包袱,它從出生開始,全部基因都是新的,它的產品一開始就是面向雲的,是互聯網化的。它的營銷是互聯網化的,創造出了「督導委員」這樣的粉絲文化,讓用戶參與到產品的開發和設計中來,讓用戶幫助360持續完善產品。360那時候沒有錢做廣告投放,但能成功利用社會熱點進行營銷,用很低的成本把信息傳遞到用戶那裡。

今天,你必須得承認一個事實,傳統的PC(個人電腦)互聯網已經成為過去完成時,甚至今天以手機為核心的移動互聯網也未必代表了未來。在這樣的新互聯時代,怎樣才能把新來的用戶群成功地轉移到新的競爭戰場?更重要的是,怎樣才能在新的戰場上理解新的遊戲規則,甚至建立遊戲規則?

具體而言,你是不是還像以前那樣,認為搞互聯網免費就是瘋子,是傻子?你是不是還像以前那樣,搞出八大亮點、十大功能,然後重金投入軟文、廣告進行地毯式轟炸?你是不是還像以前一樣,跟顧客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再也不想與顧客打交道了?你是不是還像以前一樣,做出來一款產品說不上哪兒好,也說不上哪兒不好,然後差不多就供貨了。

如此等等,還有很多,問題是,你是不是感覺哪兒出了問題,但是好像又看不出來哪裡有問題。是啊,按照傳統的經驗來判斷,哪裡都沒有錯,但是你可能沒感覺到,這個時代在發生變化。 這個時代是互聯網的時代,你需要互聯網思維,當然不是那種越來越成為玄學的互聯網思維,而是一種回歸常識的互聯網思維。

目錄

第一章 歡迎來到互聯網時代

任何企業都可以找最強的競爭對手,但有一個對手你是打不過的,那就是趨勢。趨勢一旦爆發,就不會是一個線性的發展。它會積蓄力量於無形,最後突然爆發出雪崩效應,任何不願意改變的力量都會在雪崩面前被毀滅,被市場邊緣化。

沒有人能打敗趨勢

互聯網裡的黑天鵝

火雞的悲劇

互聯網思維就是一層紙

消費者變了,營銷要玩新手法

核心是產品體驗

商業模式不是賺錢模式

第二章 互聯網裡的用戶至上

為什麼說360是一個互聯網公司,而不是單純的殺毒軟件公司?因為360不是靠賣殺毒軟件掙錢,而是通過免費殺毒得到了海量的用戶基數。直到今天,360殺毒依然不賺錢,但因為我們向海量用戶推薦使用360瀏覽器,通過導航、搜索、網頁遊戲等業務獲得了豐厚利潤。這就是用戶的力量。

是用戶,而不是客戶

用戶是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基礎

360為什麼要「用戶至上」?

互聯網產品的本質是為用戶服務

第三章 顛覆式創新

顛覆式創新都不是敲鑼打鼓來的,而是隱藏在一片噪聲里,它是代表了未來趨勢的一個訊號,但你卻通常看不到、看不懂、看不清。所以,一定不能以一種藐視的態度來看一個新生事物,它可能滿身缺點,但是顛覆你的東西,不需要做成十項全能,它只要在一個點上追求極致,遠遠超過你,這就足夠了。

顛覆式創新是人性的表達

顛覆式創新是屌絲的逆襲

360是如何顛覆傳統殺毒市場的?

顛覆和破壞不是貶義詞

顛覆式創新為什麼總是發源於小企業

顛覆不是敲鑼打鼓來的

顛覆式創新,需要逆向思維

喬布斯是如何蘋果進行顛覆的?

喬布斯的拿來主義

《創新者的窘境》、《柔道戰略》和《定位》

《創新者的窘境》之引言

第四章 免費時代

傳統經濟的本質,就是低買高賣。但互聯網最激動人心的地方,在於你能給億萬用戶提供一個非常好的產品,免費用,最後你還能因此獲得巨額的財富。這種模式在傳統的商業世界中是無法解釋的。

免費開啟我的互聯網之旅

真免費和假免費

為什麼互聯網可以真免費?

免費是一種商業模式

免費不僅是商業模式

企鵝的秘密

360為什麼要免費?

都是免費惹得禍

硬件也免費

什麼是互聯網化?

免費是一種顛覆性的力量

互聯網的轉型與跨界

為什麼我不看好智能手錶?

特寫:360是如何賺錢的?

特寫:免費VS收費的三次戰爭

第五章 體驗為王

在拉斯維加斯有一個酒店,客人離開酒店的時候,門童會塞上兩瓶冰鎮礦泉水,免費給客人在路上喝的。這兩瓶水給客人的感覺是無微不至的關懷,也是預料之外的貼心服務。這就是超出預期的體驗,才是真正的客戶體驗。

一個百億美元的教訓

超出預期的才叫用戶體驗。

亞馬遜的「飛輪」

蘋果的像素

體驗需要追求極致

體驗的基礎是用戶需求

細節,還是細節

一定要聚焦

大道至簡

商業秀節選

第六章 互聯網方法論

在微創新的時候,很重要一點就是不要老想着做平台。無論是創業公司,還是轉型互聯網的傳統企業,最忌諱的就是一上來就衝着宏大的平台化思維做,因為用戶不會因為你做了一個平台就接受你的產品。

什麼是微創新?

小處着眼

小步快跑

不要平台化思維

口碑是衡量創新的標準

創新需要土壤

容忍失敗

硅谷創業者的啟示

think Different

戰略必須要落地到產品

互聯網產品秘籍

好的產品:讓用戶離不開

好的體驗需要處處留心

做產品需要「現場力」

強需求與弱需求

像小白一樣思考

做產品要有一顆粗糙的心

360如何做產品

如何建立一個「鐵打的營盤」?

「扁平化」與「小而美」

作者簡介

周鴻禕,中國互聯網安全之父,奇虎360公司董事長,互聯網新格局的締造者,顛覆式創新家、知名天使投資人。曾供職於方正集團,後歷任3721公司創始人、雅虎中國總裁等職務。周鴻褘帶領奇虎360公司於2011年3月30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成為互聯網安全、移動互聯網行業的領導者和先行者。

序言

自序

中信出版社希望我給這本書寫一個序,按理說一本書的序言就是說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大體分為哪幾個部分,分別講了什麼,最後還要寫一些要感謝的人。我覺得這個套路有點過時,因為講了什麼,翻幾頁看一下目錄就行了,何必要再重複一遍?所以,我在序言裡就講影響我的價值觀的電影和書。

說到價值觀,有的人可能要笑了:都什麼年代了,還講價值觀?雖然這本書的書名是《我的互聯網方法論》,但這並不是按圖索驥的說明書,你如果認為讀完本書,就會做產品了,就能向互聯網轉型了,對不起,真的是做不到。趙括把兵書讀了千百遍,在紙上推演了千百遍,到了實際的戰場上,還是一個輸。因為無論是做互聯網產品,還是傳統企業向互聯網轉型,能不能做得成,是看你能不能創新。而能不能創新,除了你的技能、閱歷、領導力,當然還有運氣,一個重要的元素,是什麼價值觀在影響你的大腦。面對強大的勁敵,你不敢狹路相逢勇者勝;或者,你熱衷於拉關係,走後門,夢想着整合資源;再或者,什麼熱你幹什麼,什麼時髦你追什麼。如果你是這樣的價值觀,再有錢也做不成。

看一個人是不是具備創新力,先看一點,是不是敢想敢幹,這是我的第一個價值觀。我1990年上大學,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讀了一遍《硅谷熱》,研究生期間我又買了一本,把它當成自己的聖經。那本書里講的是硅谷創業故事,但你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是那種典型的硅谷氣質,就是一幫毛頭小伙子,想做一個產品,不管三七二十一,在屋子裡車庫裡就敢幹。蘋果、微軟、英特爾,這些今天的大公司,剛創業的時候都是憑藉一種混不吝的勁兒衝起來的。他們通過符合時代發展的創新產品改變了上億人的生活,同時自己也賺的了財富,實現了財務自由。

這種敢想敢幹的精神,還體現在敢於挑戰大公司。當年個人電腦領域,占壟斷地位的是IBM,蘋果挑戰IBM,直接在報紙上發廣告,指名道姓地說歡迎IBM來競爭。它發布的那個《1984》視頻廣告,是一個女孩子拿着大錘砸爛了象徵着IBM的大屏幕。像這樣的挑戰,你看了以後就會很激動。但不好意思,在中國你要挑戰大公司,很多人會指着你說你破壞行業和諧,說你沒事挑事。

這本書教給我的第二個價值觀,是在互聯網裡干,做什麼都不如做一個產品改變世界來得徹底。做出一些別人沒有做出來過的產品,讓這種產品能夠影響很多人,能夠改變很多人的生活,這樣才值得尊敬,最大成功莫過於此,而不是你當了中國首富。但在中國的互聯網環境裡,你通篇讀到的,是誰把公司賣給誰了,賣了多少錢;哪家公司上市了,產生了多少千萬富翁、億萬富翁,老闆身家價值多少億美元。

第三個價值觀,就是要與眾不同。按照蘋果的說法,就是Think Different,不是說不可以借鑑別人的東西,其實科技進步的過程,就是互相借鑑和學習的過程。如果你做不出偉大的發明,那仍然可以從一點小創新做起。所以,我覺得一定要和別人做得不太一樣,甚至有時候要反着來,而不是隨大流,什麼時髦跟什麼。其實,從市場競爭來說,這是一種差異化的競爭策略。從人文角度來說,你跟別人不一樣,那你才有存在感呀。

所以,我比較喜歡看那種挑戰極限、挑戰權威的電影,比如《黑客帝國》。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不是因為飾演主角的基努李維斯長得很帥,而是有一些人面對強大的敵人,試圖去挑戰,去改變命運。 還有一個電影,名字忘了,說的是在1950年代,洛杉磯官匪勾結,一手通天,整個城市被他們控制,很多警察和法官都被收買。然而,有一些具有正義感的警察,決定以卵擊石,在強大的敵人籠罩下,他們不能暴露警察身份,組織起小分隊,在基本上毫無勝算的情況下,粉碎了龐大的犯罪集團。這是美國歷史上真實的例子,這裡面傳遞出來的價值觀會讓人看了激動,但在我們的文化環境中,他們可能會被認為很傻,不識時務。最後,有個人問一個警察為什麼幹這個事?他回答說:我希望過了二十年,我孩子問我當時做了什麼,我至少可以說我還是做了那麼一點事的。

這本書看完,如果你能點點頭,說這本書寫還可以,能說得出用戶至上、體驗為王、免費的商業模式、顛覆式創新等等,我覺得算是及格了。如果你看讀完後,心裡有一種激動,就像當年我讀《硅谷熱》一樣激動,我覺得你肯定是領悟到影響我的那些價值觀。雖然我不能保證你能成功,但我可以說你正在一個正確的起跑線上。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