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村區建國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村區建國村位於絲綢路街道辦事處駐地,東臨二十里舖村,西接絲綢路,南靠膠濟鐵路,北至青年路。總面積2.52平方公里。人口5287人。[1]

中文名: 建國村

行政區類別: 村

地理位置:絲綢路街道辦事處駐地

面 積: 2.52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5297人

村情簡介

建國村位於絲綢路街道辦事處駐地,東臨二十里舖村,西接絲綢路,南靠膠濟鐵路,北至青年路。總面積2.52平方公里。人口5287人。

名人

建國村歷史名人多出自劉氏家族。較著名的有,明嘉靖年間進士劉一相,官至陝西按察副使。其子劉鴻訓(1565—1634),字默承,後人稱「劉閣老」,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侍講、侍讀學士、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著有《四素山房集》《皇華集》《玉海纂》《困學紀聞抄》。

由來

建國村建於元朝,原名郭家莊,復名方家莊。明洪武元年(1368年),劉氏族人自直隸河間府寧津縣遷來,更名為劉家寨子;梅氏家族遷來後,又立名為梅家寨子。劉、梅兩姓族人曾為村名發生爭議。明萬曆年間,長山縣令盧煌出面調解,改名為太和莊。因莊大面寬人眾,後又分為東太和、西太和、南太和,統稱三太和。

歷史

1958年,三太和改為建國大隊;1984年8月,更名為建國村。2003年1月6日,改為建國社區。明朝初年,劉、梅二姓相繼遷來後,各自逐步發展為望族。村內塾學教育發達,莊東南五里還建有槐蔭書院。自明嘉靖朝至清朝前期,劉氏族人科舉登第者代不乏人,先後中過五位進士。梅氏先後設立塾學「溪山草堂」「兩桐書院」及「三多堂」「心遠堂」等家庭學館。清朝末年,「三和」形成了3個較大的學館。隨着教育事業的發展,三太和官宦迭出,家族文化、廟宇文化、民社文化日見興盛明朝末年,規模宏大的劉氏莊園已經形成,並建有結構精巧的防禦系統。在長白山八柱台闢建茶泉,築樓建台,後形成演變成今八柱台村。自茶泉至本村30餘里,沿途栽植國槐,供挑夫歇腳,俗稱「閣老槐」。明朝上半葉,村東建有關帝廟,村西建有白衣庵,明後期,村民又捐資建玉皇廟、准提庵,定時祭祀,香火不斷,祭神祈雨,祀天謝神,民社活動豐富多彩。

古蹟

劉鴻訓墓位於南郊鎮賈黃村北約500米處。當地稱劉家塋。原墓封土丈余,墓前有石坊門1座,列置石人、石馬、石羊、石猴等大型石雕及碑碣若干,規模宏大。「文革」初,地上文物全部被炸毀,今僅存墓穴。墓穴系以石灰石砌成,一冢五穴東西並列,皆呈梯形,中均以石板相隔。穴與穴之間有小壁門相通,上以石板封蓋。今西側3穴露天,東側2穴仍保存舊貌。墓北尚存2塊殘碑,系崇禎八年(1635年)立,部分碑文清晰可辯。墓南水渠橋墩下橫臥大型香爐一隻,為該墓附屬物,仍完整無損。

視頻

建國村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