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後漢書·景丹傳

後漢書·景丹傳出自於《後漢書》,此史是一部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司馬彪續作),記載了從光武帝劉秀起至漢獻帝的195年歷史。 [1]

目錄

原文

景丹字孫卿,馮翊櫟陽人也。少學長安。王莽時舉四科,丹以言語為固德侯相,有幹事稱,遷朔調連率副貳。

更始立,遣使者徇上谷,丹與連率耿況降,復為上谷長史。王郎起,丹與況共謀拒之。況使丹與子弇及寇恂等將兵南歸世祖,世祖引見丹等,笑曰:「邯鄲將帥數言我發漁陽、上谷兵,吾聊應言然,何意二郡良為吾來! 」拜丹為偏將軍,號奉義侯。從擊王郎將皃宏等於南樊,郎兵迎戰,漢軍退卻,丹等縱突騎擊,大破之,追奔十餘里,死傷者從橫。丹還,世祖謂曰:「吾聞突騎天下精兵,今乃見其戰,樂可言邪?」遂從征河北。

世祖即位,以讖文用平狄將軍孫咸行大司馬,眾咸不悅。詔舉可為大司馬者,群臣所推惟吳漢及丹。帝曰:「景將軍北州大將,是其人也。然吳將軍有建大策之勛,又誅苗幽州、謝尚書,其功大。舊制驃騎將軍官與大司馬相兼也。」乃以吳漢為大司馬,而拜丹為驃騎大將軍。

建武二年,定封丹櫟陽侯。帝謂丹曰:「今關東故王國雖數縣不過櫟陽萬戶邑夫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故以封卿耳。」丹頓首謝。秋,與吳漢、建威大將軍耿弇、建義大將軍朱祐、執金吾賈復、偏將軍馮異、強弩將軍陳俊、左曹王常、騎都尉臧宮等,從擊破五校於羛陽,降其眾五萬人。會陝賊蘇況攻破弘農,生獲郡守。丹時病,帝以其舊將,欲令強起領郡事,乃夜召入,謂曰:「賊迫近京師,但得將軍威重,臥以鎮之足矣。」丹不敢辭,乃力疾拜命,將營到郡,十餘日薨。

譯文

景丹字孫卿,馮翊櫟陽人。年少時就學長安。王莽時舉四科,景丹以言語科被舉為固德侯相,被稱譽為有幹事才能,遷為朔調連率副貳。更始即位,派遣使者到上谷宣示,景丹與連率、耿況投降了更始,再為上谷長史。王郎起來後,景丹與耿況共同謀議抗拒王郎。耿況派景丹與兒子耿..及寇恂等率兵南歸世祖,世祖引見景丹等,笑着說「:邯鄲將帥幾次揚言要發漁陽、上谷兵,我只是聊且應付而已,沒想到二郡卻為我而來!當與二郡的士大夫共享此功名哩。」拜景丹為偏將軍,號奉義侯。跟從攻擊王郎部將兒宏等於南..,郎兵迎戰,漢軍退卻,景丹縱突擊騎兵攻擊,大破王郎軍,追奔十餘里,死傷縱橫在道。景丹回,世祖對他說:「我聽說突擊騎兵是天下的精兵,現在看到突騎參戰,其喜悅豈可用言語表達呢?」於是跟從征伐河北。世祖即位,以讖文用平狄將軍孫咸代理大司馬,部眾都不高興。帝下詔書求群臣推舉誰可為大司馬,群臣推舉的只有吳漢和景丹。帝說「:景將軍是北州大將,大司馬可以是他。然而吳將軍有建立大策的功勳,又誅了苗會、謝躬,他的功勞大。按舊制驃騎將軍官銜與大司馬可以兼任。」於是以吳漢為大司馬,而拜景丹為驃騎大將軍。

建武二年(26),定封景丹為櫟陽侯。帝對景丹說:「現在關東原有的王國,雖有好幾個縣,只有櫟陽是萬戶邑。俗話說『富貴不歸故鄉,像穿了錦繡的衣服在黑夜中走路』,所以封你為櫟陽侯哩。」景丹以頭叩地表示感謝。秋,與吳漢、建威大將軍耿..、建義大將軍朱?、執金吾賈復、偏將軍馮異、強弩將軍陳俊、左曹王常、騎都尉臧宮等跟從擊破五校於..陽,投降的達五萬人。恰逢陝賊蘇況攻破弘農,活捉了郡守。景丹當時患了病,帝因他是歸將,想讓他勉強起來擔任弘農郡守,於是在夜間召他入見,對他說「:賊迫近京師,只要依仗將軍威信,睡在床上鎮守就夠了。」景丹不敢推辭,於是勉強支撐病體接受任命,率營兵西到弘農郡,十多天後病逝。

子景尚嗣位,徙封余吾侯。景尚去世,子景苞嗣位。景苞去世,子景臨嗣位,景臨無子,封國廢除。

永初七年(3),鄧太后續封景苞弟景遽為監亭侯。[2]

作者簡介

范曄(公元398—446年),字蔚宗,祖籍順陽(今河南淅川縣),范家自西晉永嘉之亂後移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市),范曄是南朝劉宋時期的傑出史學家,史學名著《後漢書》的作者。[3]

參考資料